近日,由興發集團與66云鏈聯合打造的固危廢管理系統——“固危廢和副產品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在工信部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六屆工業互聯網大賽中,榮獲“最具發展潛力獎”!
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興發集團在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方面的高度認可,也為整個固危廢管理行業破解“合規與提效雙重困局”提供了鮮活樣本。
更重要的是,這套固體廢物管理平臺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固危廢管理從傳統線下走向了智能數字化的新階段。
從興發獲獎,看固危廢數字化管理的變革之路
作為國內工業互聯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賽事之一,本屆大賽聚焦“新要素”“新材料”“新型電力系統”三大方向,吸引了1083支隊伍、3631名參賽者激烈角逐。
在近20位來自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評審專家的多維度綜合評審下,興發集團憑借其創新性的固危廢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脫穎而出。
事實上,興發集團的突圍,恰好回應了產廢企業在固危廢管理中普遍遇到的困境:
· 環保督察突擊檢查,臺賬資料緊急補錄,固危廢臺賬自動化需求迫切;
· 轉運聯單漏填、錯填頻繁,急需固危廢運輸合規監管的系統支持;
· 合規要求高企,缺乏固危廢出入庫管理系統提升流程效率;
· 數據孤島嚴重,固危廢和副產品數字化管控難以形成閉環;
· 副產品利用價值低,急需副產品資源化利用平臺釋放效益。
固危廢監管升級,行業迎來新拐點
2025年1月,生態環境部重磅發文,提出固體廢物管理必須實現全過程管控、動態監控、數據協同治理。
在這樣的背景下,僅靠傳統紙質臺賬和零散系統早已無法應對,產廢企業亟需搭建高效的固體廢物管理平臺,實現固危廢數字化管理的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工業固廢產生單位規范化管理指標及抽查表》中明確提出了28項硬性監管指標,對固危廢出入庫管理系統、運輸合規、數據同步、臺賬完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這一趨勢,興發集團深刻意識到,唯有通過系統化、智能化的固危廢和副產品數字化管控體系,才能在政策監管與企業運營之間尋找到新的平衡點。
破解之道:興發集團與66云鏈的創新實踐
興發集團選擇了與66云鏈深度合作,圍繞固危廢管理系統搭建了一套覆蓋全流程、閉環協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一)三大系統建設
· 固體廢物管理平臺:統一標準化數據采集、規范流程管控;
· 固危廢業務子系統:聯動運營流程,實現固危廢出入庫管理系統閉環;
· 政府監管平臺對接接口:數據自動推送,減少重復填報。
(二)十三大功能模塊支撐
涵蓋臺賬管理、計劃管理、固危廢運輸合規監管、風險預警、流向監控、數據可視化分析等功能,形成完整的固危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同時,通過固危廢臺賬自動化功能,徹底告別了傳統人工統計報表的低效模式。
此外,系統內置副產品資源化利用平臺功能,支持智能撮合,實現副產品的高效利用與價值釋放。
平臺成效:數字化管理帶來質的躍升
平臺上線后,興發集團在固危廢和副產品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31家產廢單位將統一納入固危廢管理系統管理
· 固體廢物出入庫數據實時采集,流向全程可視化
· 貨物流向智能追蹤,副產品簽收率由50%提升至97%
· 運輸車輛、人員資質合規率達100%,危廢運輸合規監管效果顯著
· 臺賬報表自動生成,整體管理統計效率提升90%
通過固危廢數字化管理,興發集團有效降低了合規成本,提升了應對環保督察的韌性,同時借助副產品資源化利用平臺,實現了副產品商業價值的挖掘與流通。
整個固危廢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真正實現了線上閉環、數據貫通、風險前置。
趨勢洞察:固危廢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興發集團的實踐證明:
· 單一應對合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要求,必須構建系統化、平臺化的固危廢管理系統;
· 以副產品為價值點,通過副產品資源化利用平臺,才能真正實現從“合規中心”到“價值中心”的轉型;
· 固危廢全生命周期管理、固危廢臺賬自動化、危廢運輸合規監管,將成為產廢企業的基本盤。
未來,隨著監管進一步升級,產廢企業唯有依托固體廢物管理平臺和固危廢出入庫管理系統,實現固危廢數字化管理與副產品智能撮合,才能在綠色轉型中行穩致遠。
66云鏈將繼續攜手更多行業伙伴,共同探索固危廢和副產品數字化管控的新未來,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