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我國由世界氯堿大國向氯堿強國轉變,'十二五'期間,我國氯堿行業發展將從規模擴張型轉向綜合競爭力提高型,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到'十二五'末,燒堿產量總量要控制在2800萬噸以內,聚氯乙烯產量總量控制在1500萬噸以內。這是記者在11月19日結束的第十屆中國氯堿論壇上獲得的信息。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理事長李軍強調,節能減排是全行業貫穿'十二五'的重要任務。'十二五'期間,氯堿行業要依據《循環經濟法》等相關產業政策,積極推進氯堿行業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大力推廣先進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李軍特別指出,防止汞污染是氯堿工業'十二五'的重大課題。為此,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制定了電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的總體規劃,以推動聚氯乙烯行業低汞化、無汞化進程。
'十二五'期間,氯堿行業要加快推廣低汞觸媒、干法乙炔發生技術,加快研發離子膜工業化制造、新型分子篩催化劑和無汞觸媒,關注ODC技術、DEACON工藝和聚氯乙烯聚合技術,鼓勵推進石化產業與氯堿工業相配套發展,加大對以煤、天然氣為原料制取烯烴等新工藝的開發力度。
同時,氯堿行業將優化產業布局。大力促進和推動行業整合,鼓勵和支持兼并重組,鼓勵強強聯合和上下游一體化經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氯堿行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區域協調發展。西部地區氯堿工業要依托煤炭、電石等資源,追求規模化,打造大型電石法氯堿企業;東部地區要依托市場、港口等優勢發展大型乙烯法聚氯乙烯、精細化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