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天然膠期貨價格雖然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近5000元(噸價,下同),比歷史高點更是跌去近20000元,但輪胎行業利潤率仍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業內人士5月1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普遍表示,近期天然膠價格雖在低位震蕩,但價格大起大落并不利于企業組織生產和制定價格,應盡快穩定膠價。
今年以來,我國天然膠價格走出了一波低位大幅震蕩行情。1月2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膠主力合約1309結算價格為25915元;2月22日沖高至29460元;3月后價格開始顯現頹勢,4月下旬跌入1萬元時代,最低探至18575元;5月上旬價格雖重新站上2萬元,但日振幅仍高達千元。
盡管相比歷史最高點39800元,天然膠價格幾乎跌去一半,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告訴記者,由于下游需求減少,輪胎價格萎靡,行業利潤率比去年同期還有所回落。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表示,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對上下游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天然膠價格強烈震蕩,橡膠加工企業不易控制成本,也不利于組織生產和定價;價格暴漲之后暴跌,也將影響上游膠農積極性。只有當上下游都有合理的利潤時,整個產業鏈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辦副主任張新華告訴記者,由于天然膠價格不斷下降,采購者對輪胎價格下降的心理預期大大增強。但從輪胎原材料采購到產成品出售,中間還有不小的時間差,對于高價原料生產的輪胎,生產企業只有選擇下調價格。而且因膠價波動頻繁,各個企業采用的原材料價差較大,此時紛紛下調輪胎售價,也容易引發價格戰。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倪國良也指出,由于原材料價格一路下跌后低位震蕩,導致觀望氣氛濃厚,也加劇了輪胎市場疲軟程度。
對于天然膠未來的走勢,在采訪中,部分輪胎企業表示,為了上下游聯動良性發展,希望膠價不要大起大落。若能保持在22000~23000元波動,則上游膠農、天然膠生產企業有一定利潤,下游輪胎企業也能接受。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