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并大幅提高苦咸水、微咸水的淡化利用能力。同時,完善海水淡化產業體系,提高海水淡化產業整體水平,增強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發展海水淡化產業主要任務:一是加強技術創新,盡快提高海水淡化核心競爭力;二是強化設備制造,提升關鍵設備和成套裝置制造能力;三是注重工程示范,提高工藝設計水平和工程建設能力;四是加快應用淡化水,發揮海水淡化水的保障作用;五是建立標準規范,促進海水淡化產業健康發展。
據中國脫鹽協會統計數據,到2011年底,中國海水淡化的能力有66萬立方米/日,而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也就意味著三年內我國海水淡化能力將提高至少3倍。
產能的翻倍也就意味著投資的翻倍,亞洲脫鹽協會秘書長郭有智預測,隨著中國海水淡化的產能將翻番,“十二五”時期,海水淡化產業投資規模將達200億元。這其中,有關海水淡化設備的投資將占大頭。早在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就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強調2015年,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制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而此次《規劃》中也提出強化設備制造。
目前我國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兩種:反滲透膜法(膜法)和低溫多效蒸餾法(熱法),其中,前者占比較大,約有67%,后者約有27%。根據規劃,未來反滲透海水淡化膜組件、高壓泵、能量回收等關鍵部件和熱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將是研發重點。分析人士稱,相關設備生產商將會受益政策扶持。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