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湖南岳陽長嶺工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投資1.9億元,以長嶺煉化制氫尾氣為原料的凱美特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裝置建成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
同時,預計年產值近8億元,以長嶺煉化氣分丁烯為原料的湖南中創化工公司10萬噸/年乙酸仲丁酯裝置已經投料生產。該園區項目負責人介紹,長嶺工業園一期工程20多個項目均陸續動土施工,各項目正按時間控制節點順利開展建設。
長嶺工業園于2008年3月開始籌建,地處湖南岳陽市云溪區文橋鎮,與長嶺煉化800萬噸/年煉油項目僅相隔一條幾米寬的河。園區規劃總面積5平方公里。
目前,入園項目23個,并陸續承接了順酐聯產丁二酸、粗苯加氫、乙酸仲丁酯、環氧丙烷、尾氣回收等11個項目,投資額達21.4億元。園區建設項目均以長嶺煉化生產工藝的下游產品為主導,一期重點發展碳四和順酐產業,二期重點發展碳三和芳烴產業。
“十一五”期間,地方政府就給岳陽經濟發展作了明確指示:依托石油化工生產,充分延伸石化下游產業鏈,深度開發精細化工生產。目前,長嶺工業園已被確定為湖南省74個經濟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2012年底,該園區擬完成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全面建成投,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20億元,總產值將超千億元。
“長嶺工業園完全是對接長嶺煉化下游工藝而存在的化工產業園區,生產工藝與長嶺煉化沒有‘血緣’關系的項目均不能入駐園區。”長嶺煉化技術專家朱愛軍介紹。
隨著長嶺煉化產能的不斷升級,下游衍生產品有30多種。為了加快園區建設,長嶺煉化充分發揮中國石化的集團優勢,在輸出專業人才的同時,多次與地方政府聯合召開項目建設研討會議,協助相關職能部門解決場地工藝布局、合理引進相關工藝等多項園區發展問題,共享生產技術信息。
5~7月,長嶺煉化相關負責人先后5次來到園區公用工程管網管廊鋪設現場調研,并對施工圖紙提出多項優化建議,協助入園企業加快基礎建設。
作為園區各個項目的源頭,長嶺煉化按照中國石化的總體規劃,在“十二五”時期,將逐步加大原油處理能力,將800萬/年噸原油加工能力提升至1150萬噸/年,并不斷優化公用工程及各類環境保護工藝,既為園區企業提供各類優質生產原料,又為園區各生產裝置提供足量的水電氣用能和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
日前,1兆帕蒸汽、高低溫熱水、新鮮水等相關輔助生產介質已經由長嶺煉化動力廠引入園區各生產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