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定額”改為“從價定率”計征,而煤炭作為我國能源的重中之重,卻因各方利益牽扯眾多,僅出現微調。今年以來煤炭資源稅改革信號不斷釋放,業內人士表示,煤炭市場疲軟,國內處于低通脹水平,煤炭資源稅改革時機已經成熟,“從價計征”箭在弦上。
牽扯利益眾多煤炭資源稅改革推進緩慢
2011年11月1日開始,我國正式開始實施新的《資源稅暫行條例》,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啟動從價計征資源稅,取代之前的從量定額征收方式,稅率為銷售額的5%-10%。
只是占我國能源使用結構近70%的煤炭,并未在新資源稅改革中涉及,其資源稅征收方式依然為從量計征,并且一般煤炭稅率依然維持1994年的水平,為0.3-5元/噸,只有焦煤的稅率從以前的不單列改為單列,稅率為每噸8-20元。
不過據《證券日報》報道自去年11月1日起,焦煤資源稅征收額度雖然已經改為8—20元/噸。但截至目前實施已經超過10月,多省份是按照最低標準8元/噸來征收,部分省份雖有上調但幅度也很小。
煤炭資源稅之所以推進緩慢,業內人士稱,作為我國能源的重中之重,煤炭資源稅改革牽扯利益眾多,要統籌兼顧對煤炭行業,下游企業以及實體經濟的影響。
中宇資源煤炭分析師關大利也表示,煤炭是我國能源主體,產量明顯高于石油,一年幾十億噸的產量,從價計征的話,這筆稅不是小數目,所以國家一直在研究具體實施的形式,推進也較之石油、天然氣等緩慢。
煤炭資源稅改革大勢所趨政策信號不斷釋放
資源稅實質上是為了保護和促進國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適當調節資源級差收入而征收的一種稅收。通過資源稅改革,可以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通過使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一部分稅負,來促使其提高資源開發和使用效率。
而目前一般煤炭稅率依然維持1994年的水平,為0.3-5元/噸,稅額較少,發揮不了調節分配關系的作用,也不能有效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因此在去年石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后,煤炭將成為資源稅改革的下一個目標,即成為市場共識。
今年以來,政策面也不斷釋放出煤炭資源稅改革信號,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在2011年06月份國務院批轉的《關于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當中,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被放在了第2的重要位置,而其中第1大任務就是要擴大資源稅改革實施范圍。
3月22日,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在《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煤炭資源稅改革的方向是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但是由于煤炭資源稅改革比較復雜,例如煤炭價格就比較多,有坑口價、平倉價等,最終的改革方案還在設計中。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也提出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動將煤炭、部分金屬礦產品等納入資源稅改革試點。
9月6日,財政部網站刊發了財政部部長謝旭人《統一思想狠抓落實大力支持節能減排工作》的文章,謝旭人表示,將會深化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將煤炭等資源品目逐步納入從價計征范圍,這一表態被業界認為煤炭資源稅改革時機已經到來。
國內CPI不高推出時機已成熟
今年以來經濟增速下行和煤炭市場疲軟,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跌,物價也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物價也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現在進行煤炭資源稅改革或許正是個時候。
金銀島資深煤炭分析師張志斌表示,如果2012下半年的物價能夠趨于平穩,cpi重新回到2時代,是推進、擴展資源稅改革的好時機,應該抓住這個非常寶貴的時間窗口,把資源稅的覆蓋面(包括區域覆蓋面和品種覆蓋面)擴大,特別是可以考慮把“從價計征”品種擴大到煤炭領域。
“我認為包括煤炭資源稅改革在內的中國資源稅改革或在2012年第四季度初開始實施,”張志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