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近日,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承擔的實體膨脹管開發及修井應用技術研究成果通過中石化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較好地解決了高強塑性不銹鋼膨脹管補貼的技術難題,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經常因套管腐蝕、射孔、地應力等原因而出現套管損壞,造成油氣產量下降,甚至導致油氣井報廢。僅中石化所開發的油田每年大約有100~150口井需要進行套損井修復。針對其他修井工藝補后存在補貼內徑小、長度短、耐壓低和耐腐蝕性差等問題,采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技術人員立項攻關,研究開發了適應外徑139.7毫米、內徑118~127毫米套管的實體膨脹管技術;開發了不銹鋼高強塑性膨脹管管材,設計了防卡低阻力搖擺式脹頭、偏梯形螺紋扣連接及密封技術;采用直接硫化技術保證了密封件與鋼體的粘接強度;應用投球坐封膨脹工藝簡化了施工工序。通過室內及現場試驗,形成了高溫、高礦化度深井套管補貼系列技術。其技術指標為膨脹管延伸率61%、膨脹后的屈服強度560兆帕、抗拉強度950兆帕;抗外擠35兆帕,抗內壓55兆帕,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標準;連接螺紋抗拉1000千牛,膨脹后試內壓55兆帕;膨脹補貼系統壓力30~40兆帕。在中原油田現場施工補貼10口井,成功率100%,補貼最大深度3500米,單井最長補貼長度53.88米。該技術已經在中原油田和其他油田成功應用,施工工藝簡單,綜合成本低,能夠滿足高溫、高礦化度深井套管補貼和高壓層封堵的需要,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