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增長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近日發表研究報告稱,受惠于眾多新興國家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和不斷推進的工業化進程,亞太地區卷材涂料市場增長迅速。特別是中國、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家的卷材涂料市場,更因其經濟增長的穩步提高而保持了引人注目的成長態勢。隨著原材料價格及技術革新帶來的的生產與維護成本降低,亞太卷材涂料市場預計將進一步增長。
需求增加強勢推動
該報告指出,終端行業的成長將成為卷材涂料市場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以冰箱為例,亞太地區的冰箱銷售近年來一直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其中中國和印度更因其巨大需求和低廉生產成本,成為亞太地區最主要的冰箱生產國。同時,由于經濟境況的改善和對于卷材涂料市場增長的預期,卷材涂料市場高成本門檻所帶來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多數國家的高經濟增長率,給亞太地區油漆和涂料市場帶來了持續5年的穩定增長以及很大發展潛力。目前亞太地區三個最大的卷材消費市場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分別占整個亞太地區份額的56.1%、12.7%和11.8%。
相較于歐美等經濟發達地區,亞太地區更為明朗的經濟形勢為該地區吸引了更多的投資,投資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必然伴隨著建筑業、汽車、電子工業等經濟主導產業的蓬勃發展,而來自這些行業的需求將成為卷材涂料市場的巨大推動力。
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
從2009到2011年,亞太地區涂料和油漆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增長達到11%,卷材涂料市場約占整個亞太油漆和涂料市場的3%。而早在2009年,亞太卷材涂料市場就已被估值達到12.1億美元。以NipponPaint、阿克蘇諾貝爾和Valspar為代表的全球性參與者占據了亞太地區主要的卷材涂料市場,其中Nippon是最大的卷材涂料制造商。KCC作為僅次于NipponPaint的第二大制造商,在韓國市場也有著非常搶眼的表現。
與此同時,包括菲律賓的Diversys和Wizcoat、印度的Polycoat、中國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和江蘇海霸,中國臺灣的智容和亞洲產業,以及韓國的Samhwa和DPI在內的本土大制造商,也已經通過低定價策略,以及通過與鋼鐵制造商洽談獲得對客戶心理的更好理解,在他們各自的市場成為領導者。隨著越來越多的本土卷材涂料生產商將他們的經營戰略與其客戶的戰略相結合,本土卷材涂料生產商的海外擴張計劃也開始漸漸浮出水面。
市場增長仍具風險
作為典型的預涂涂料,卷材涂料的消費領域有嚴重的局限性——預涂涂料只有在單位成本低于成品上色涂料時才會被使用,且一旦預涂涂料的性能不令人滿意,使用者還有很多替代品可供選擇,因此卷材涂料只在建筑業應用比較廣泛。數據顯示,亞太地區卷材涂料市場中90%的需求來自建筑業。但由于建筑業的發展具有周期性起伏,只要建筑業形勢稍有變化,卷材涂料市場就可能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通過技術研發拓展卷材涂料的應用領域,降低對建筑業的依存度,就變得十分重要。
另外,亞太地區的環境規范并不像歐洲那樣嚴格,卷材涂料領域技術的進展也因此而慢于歐洲。也正因技術進展少,該地區卷材涂料的應用才一直局限在建筑業領域。在中國、印度等亞太國家,現存的法規是對那些幾乎不開發新產品的傳統卷材涂料生產商有利的。生產商們也意識到這一點,通過降價而不是研發推新的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但是,隨著未來降價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技術發展驅動不足必將阻礙整個市場的增長。
另外,以石油為代表的原料價格的波動,對卷材涂料市場的增長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阻礙。卷材涂料市場本身就對價格極為敏感,因為它和成品上色涂料相比,突出的優勢就在于卷材涂料價格更低,如果失去價格優勢,卷材涂料市場再擴大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