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成鋼的高爐轉爐廢氣將提供給川化作為燃料;川化生產后排放的氨水將提供給攀成鋼作為燒結煙氣脫硫的脫硫劑……日前,成都市青白江區最重要、也是該區污染壓力最大的兩個大型企業——攀成鋼和川化公司領導的手握在了一起。在四川省、成都市環保部門、青白江區委區政府和各大駐區企業的見證下,雙方在一份《循環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上簽下了名字,標志著成都市第一個規模企業間的工業循環經濟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兩大巨頭:五項合作實現變廢為寶
在《協議》上,雙方的合作主要涉及5項內容:攀成鋼將提供一定量的高爐轉爐氣給川化綜合利用,實現區域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優化;川化同意提供氨水給攀成鋼作為燒結煙氣脫硫的脫硫劑,實現雙方產品和原料的有機結合;雙方將共同研究對攀成鋼燒結脫硫項目生產的亞硫酸銨母液進行經濟環保加工處理的方式;雙方將川化硫鐵礦渣作為攀成鋼的生產原料進行再利用;除了生產上的循環,雙方還同意就土地邊界問題成立專門機構進行研究,幫助土地資源更合理有效地利用。
據悉,框架協議簽訂后,兩大企業將立即聯手制定循環經濟的具體實施方案,待完全實施后,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排放量將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削減,并提高雙方企業的經濟效益。
青白江區:多種途徑推動循環經濟
據了解,除了攀成鋼和川化的合作,由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石油和化工規劃院和中國冶金規劃研究院聯合制定的《成都市青白江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還為青白江區的工業循環經濟提供了更多的途徑。據悉,《規劃》將冶金、化工、建材和機械四大主導產業分成了四個區域,并提出了20條靜脈產業鏈,如冶煉區的“煉鐵廠—高爐煤氣—煉鋼廠—轉爐煤氣—民用燃料”;化工區的“天然氣—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建材區的“高爐渣—水淬—水泥廠—水泥”;機械加工區的“型鋼—機械加工—機械產品”等。
按照這樣的思路,下一步青白江區還將盡力推動區內企業攜手合作,將廢棄物變為再生利用的資源,力爭達到工業廢水循環使用率達到5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再生資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各種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率提高10%以上。目前,青白江工業集中發展區已被列為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攀成鋼、川化已被列為省級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四川鑫沙公司、玉龍化工已被列為成都市工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據悉,在現場,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還宣讀了“節能減排,我們共同的責任”倡議書,巨石、臺玻、寶潔、華明、味之素等區內10余家大型企業紛紛在倡議書上簽下了名字。
兩大巨頭:五項合作實現變廢為寶
在《協議》上,雙方的合作主要涉及5項內容:攀成鋼將提供一定量的高爐轉爐氣給川化綜合利用,實現區域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優化;川化同意提供氨水給攀成鋼作為燒結煙氣脫硫的脫硫劑,實現雙方產品和原料的有機結合;雙方將共同研究對攀成鋼燒結脫硫項目生產的亞硫酸銨母液進行經濟環保加工處理的方式;雙方將川化硫鐵礦渣作為攀成鋼的生產原料進行再利用;除了生產上的循環,雙方還同意就土地邊界問題成立專門機構進行研究,幫助土地資源更合理有效地利用。
據悉,框架協議簽訂后,兩大企業將立即聯手制定循環經濟的具體實施方案,待完全實施后,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排放量將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削減,并提高雙方企業的經濟效益。
青白江區:多種途徑推動循環經濟
據了解,除了攀成鋼和川化的合作,由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石油和化工規劃院和中國冶金規劃研究院聯合制定的《成都市青白江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還為青白江區的工業循環經濟提供了更多的途徑。據悉,《規劃》將冶金、化工、建材和機械四大主導產業分成了四個區域,并提出了20條靜脈產業鏈,如冶煉區的“煉鐵廠—高爐煤氣—煉鋼廠—轉爐煤氣—民用燃料”;化工區的“天然氣—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建材區的“高爐渣—水淬—水泥廠—水泥”;機械加工區的“型鋼—機械加工—機械產品”等。
按照這樣的思路,下一步青白江區還將盡力推動區內企業攜手合作,將廢棄物變為再生利用的資源,力爭達到工業廢水循環使用率達到5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再生資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各種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率提高10%以上。目前,青白江工業集中發展區已被列為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攀成鋼、川化已被列為省級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四川鑫沙公司、玉龍化工已被列為成都市工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據悉,在現場,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還宣讀了“節能減排,我們共同的責任”倡議書,巨石、臺玻、寶潔、華明、味之素等區內10余家大型企業紛紛在倡議書上簽下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