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3月2日公布了《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全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70億噸,并減少土地占用35萬畝,有效緩解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
《規劃》還提出,2015年全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16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50%,年產值50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50萬個。
根據《規劃》,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是指各工業領域生產活動中年產生量在1000萬噸以上對環境和安全影響較大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赤泥和電石渣。
工信部指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是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資源保障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不當處置與堆存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的治本之策。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是當前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更是確保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遠的戰略方針。
根據《規劃》,我國城鎮化建設每年需要160億噸以上的非金屬礦物資源,充分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代替天然礦物資源,有利于節約資源。“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產的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118億噸,堆存量凈增82億噸,總堆存量約190億噸。
《規劃》提出實施10大廢物綜合利用工程:尾礦提取有價組分工程尾礦充填工程尾礦生產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礦無害化農業和生態應用工程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鋼渣處理與綜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煉渣綜合利用工程氰化渣綜合利用工程工業副產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綜合利用工程。
為落實上述規劃,工信部提出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包括進一步研究完善稅收優惠目錄,重點支持大宗高附加值綜合利用產品;推進資源稅改革,提高資源產品的資源稅稅率,促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推動以環境稅替代排污費,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創造良好環境;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建立用于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專項資金;將符合條件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品納入節能環境標志等產品政府采購清單。
根據《規劃》,有關部門將通過國家科技計劃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循環經濟專項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技術改造以及重點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資金社會資金向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領域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