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宣布停止對英法兩國出口石油后,當地時間2月20日,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總經理艾哈邁德·卡勒巴尼表示,如果歐洲繼續對伊朗采取行動,伊朗將擴大停止供應石油的歐洲國家范圍。此言一出,立刻引發市場波動,一度將國際油價推升到了9個月以來的新高。同日,為了安撫市場,國際能源署表示,包括歐盟在內的原油市場能夠應付伊朗石油出口減少造成的任何損失。
斷油名單或增六國
2月19日,伊朗表示停止向英國和法國公司供應石油。外界認為,此舉象征意義大于實際,因為英法兩國并非伊朗石油的大客戶,伊朗更多意在警告。而次日,卡勒巴尼指出,伊朗可能拉長斷油名單,涉及國家或包括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希臘、葡萄牙和荷蘭。“我有很大的把握說,在歐盟繼續對伊朗采取行動的情況下,對上述幾個國家的石油出口將停止”。而這些國家大部分對伊朗石油依賴嚴重。
對于伊朗的威脅,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霍茲奈爾2月20日表示,按照歐盟法律,歐盟任何成員國都應該擁有能夠確保消費者使用90天的石油儲備。如果伊朗停止供應石油,歐盟并不擔心能源缺乏。雖言語淡定,但卻遮掩不住歐洲的沮喪情緒,面對伊朗的“挑釁”,歐盟的無力感顯著。
英國皇家國際關系研究所學者亞希·摩爾克伯格指出,敢對歐盟國家提出“斷油”的中東國家近年來很少見,內賈德政府如今是想先發制人,瓦解歐盟內部的士氣。“西方正在喪失控制伊朗核問題方向的能力”。
日或再減伊油進口
而伊朗與歐美國家的對峙也讓一些亞洲國家坐立不安。據外媒2月21日報道,日本或于本月底與美國達成正式協議,獲得對伊朗制裁的豁免權,但前提是,日本每年至少需要減少11%的伊朗原油進口量。
對伊朗而言,日本是其第三大用油客戶。而日本自去年3月大地震和海嘯造成核電危機之后,需要進口更多的石油,并且日本國內煉油廠也尚未明顯降低產能。最初美國提出對伊朗進行制裁的時候,要求日本與其站在同一戰線,共同禁運伊朗石油。日本方面并不同意完全禁運伊朗原油,但表示會逐漸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
對此,日本經濟界出現了贊成與反對兩種聲音,贊成者認為,制裁伊朗核計劃符合各國利益,日本也應作出相應表率。反對者則認為,從政策上減少進口伊朗原油,定會引起日本國內原油價格上漲,并引發經濟震蕩。在開始減少進口前,必須盡快找到替代的辦法。
隨后,美國加大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將對那些與伊朗中央銀行有往來的金融機構進行懲罰,即是要阻斷伊朗石油貿易清算途徑。而日本國內諸多金融機構與伊朗有著資金結算,在制裁實現前需要有一定的緩沖期。為此,日本不得不向美國妥協,同意再削減對伊石油進口。
對此,日本最大石油進口和精煉企業、第五大煉油商——日本昭和殼牌石油公司2月20日宣布,盡管西方國家對伊朗實施制裁,但該公司將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
【延伸閱讀】
伊朗或在IAEA監督下出口核燃料
當地時間2月20日,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阿巴西表示,伊朗有能力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監督下向其他國家提供核燃料。
阿巴西稱,在伊朗滿足了自身對核燃料的需求后,可能會向其他國家出口其自主生產的核燃料,當然,這一切都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進行。
當天,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支代表團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就伊核問題與伊方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談。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于1月29日至31日期間派代表團赴伊朗訪問,但核查人員當時并未與負責伊朗核計劃的高管會面,也沒有訪問任何核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