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ki在日本本土市場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更不用說國際市場了。但作為國際首屈一指的工業縫紉機制造商,Juki在中國服裝廠是一個知名品牌。
自十年前世界制衣業大舉轉向中國起,Juki工業縫紉機的銷售勢頭一直十分強勁。
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38%的銷量流向中國,而日本市場僅占4%。
但在今年5月,當歐美對大量涌入的中國服裝表示震驚并設置限額時,制衣廠減小了生產規模。突然之間,對更新更快的Juki縫紉機的需求消失了,4月到6月這一季度的銷量出現下滑。
僅一個月后,但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在年度白皮書中發出明確信息:日本公司應當力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增加在東盟成員國的生產,因為中國存在各種政治和微觀經濟風險。
此舉有重大意義,因為去年中國超越美國,有史以來首次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一些日本政府官員強調與亞洲鄰國打造聯系、以抗衡日益增大的中國影響力的重要性。
Juki表示,雖然中國仍是該公司的最大市場,但各種風險迫使它將銷售重點轉向四個發展中國家: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越南。
觀察人士表示,日本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改變,特別是在今年4月中國各地爆發激烈的反日示威活動后。當時,日本商店的玻璃被打碎,日本啤酒和其它產品在短時間內受到抵制,一些日資工廠發生勞資糾紛。
“雖然一切已恢復正常,但日本公司仍對決定在華計劃的未來方向感覺謹慎,”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研究部部長鷲尾友春說(Tomoharu Washio)。
今年6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十分之三在華經營的公司已重新評估其擴展計劃,他說,“那次調查之后,日本人的情緒并未發生很大的改變。”
現在,許多企業采取鷲尾先生所稱的“中國+1”戰略,即在亞洲其它國家另外建廠,降低只在中國經營的風險。
中國政府公布的數據似乎也反映了這一趨勢。從今年1月到6月,從批準的申請來看,要求中國政府批準建廠或擴大現有廠房的日本公司減少了8.2%。
萬寶至電機(Mabuchi Motors)生產用于電子消費品、汽車和精密機械的小型電機,在世界市場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額。今年,萬寶至電機稱,將在越南開設第二個生產基地。這一戰略令人驚訝,因為該公司80%的生產活動在中國。
鷲尾先生說,日本公司開始對在印度生產表現出興趣。雖然日本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在1997年渡過了最高峰,但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白皮書顯示,在接受調查的日本制造商中,有91%的公司計劃近期擴大在印度的工廠規模。
但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表示,在中國出現反日示威游行后,日本公司進軍巨大的中國消費市場的趨勢并未減退。事實上,在過去一年里,出口商加緊了在中國市場營銷和擴建商店網絡的步伐。
全球主要樂器制造商雅馬哈(Yamaha)承諾,盡管鋼琴和其它樂器在日本、美國和歐洲的需求趨于停滯,但在未來幾年內,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增加一倍多,達到10%。
為實現這一目標,今年11月,它將在上海開辦一所面向兒童的雅馬哈音樂學校,作為樹立品牌形象努力的一部分。據估計,僅有2%的中國人擁有鋼琴,而在日本,四分之一的家庭有鋼琴。
同時,日本最大的便利店運營商7-11計劃年底前在中國開張第一家加盟店。到2008年,7-11希望在中國擁有350家加盟店。它已在北京擁有25家直營店。
日本7-11表示,它已向中國政府提出申請,并很有可能及時獲準在年底前開張第一家加盟店。
顯而易見,示威游行、勞資糾紛和貿易問題對一些采取“中國+1”戰略的日本公司來說是嚴重的問題。
然而,對絕大多數日本公司來說,進入日益富裕的中國的巨大契機是它們難以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