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這家被公眾定格為“一艘海上油輪”的公司,已然不再是海上作業的單一形象??M繞著國內最大海洋石油商光環的中海油,在保持海上石油勘探開發優勢的同時,正在以“老大哥”中石油、中石化的模板來塑造自己。
劉俊山說,隨著下游產業化肥、瀝青、管線、LNG和發電等業務的突飛猛進,中海油貿易量今年實現了激增。
對中海油而言,下游“短板”向來是其不敵兩大巨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原因,但現在情況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經濟高速增長同石油資源的緊俏,推動著專注于海上石油的石油商也將目光投向岸上,尋求新的著陸點。
在商務部5月下旬公布的8家新獲得成品油批發資格的企業中,中海油“獨中兩元”,麾下的中海石油煉化、中海石油煉化銷售分公司雙雙拿到牌照。而配合年產730萬噸成品油的惠州煉油項目的投產,收編民營加油站的事宜也在緊鑼密鼓地運作中。
中海油轉型輪廓已漸漸清晰——它從一家從事油氣開采的純上游公司,轉身成為包括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化工化肥煉化、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綜合服務與新能源等六個板塊的大集團結構。
劉俊山介紹,目前,集團旗下有中海油、中海油服、中?;瘜W和A股海油工程四家上市公司,而這四家上市公司的生產運營仍然是中海油總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
當內地投資者在還未盼到中海油露面A股時,他們開始追捧它的子公司股票。中海油服將在本月28日掛牌A股,它剛剛創下了單家公司網上凍結資金的新紀錄。在中海油服的申購中共凍結資金21729億元,它一共將籌集資金67.4億元人民幣。中海油服發行還啟用了回撥機制,最終網下發行1.5億股,網上發行3.5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