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中文版)近日公布2006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行榜。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名列榜首,在上榜的前十位公司中,前四位的位次沒有變化,依然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移動(香港)和中國電信。而上榜的門檻也首次突破百億元。
零售業領域國美電器和永樂電器均為首次躋身百強。
從榜單來看,寶山鋼鐵和聯想集團的營業收入大幅提升,分別列第五和第七位,第六位的是2005年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中國網通和中國聯通分列第八至十位。今年名列100強最后一位的青島海信電器營業收入為101億元,比去年最后一名提高了20%,是五年前的3倍。
《財富》(中文版)執行總編輯黃翔對此解釋說,“這一方面歸功于中國上市公司的整體規模繼續增長,同時也得益于更多的大型企業選擇IPO。”據悉,2005年許多中國公司赴港進行大規模的IPO。去年在香港的10大IPO中,有9家是中國內地的公司,其中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融資90億美元。2006年已經有幾十家中國公司遞交了希望赴港上市的申請。
黃翔分析指出,2005年中國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繼續增長,但營業成本及費用也相應增加,盈利能力、成長行都呈下降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來自中央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等外部影響,以及證券市場本身的制度和政策問題,中國上市公司兩極分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強者恒強、弱者越弱的局面已經形成。
零售業領域國美電器和永樂電器均為首次躋身百強。
從榜單來看,寶山鋼鐵和聯想集團的營業收入大幅提升,分別列第五和第七位,第六位的是2005年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中國網通和中國聯通分列第八至十位。今年名列100強最后一位的青島海信電器營業收入為101億元,比去年最后一名提高了20%,是五年前的3倍。
《財富》(中文版)執行總編輯黃翔對此解釋說,“這一方面歸功于中國上市公司的整體規模繼續增長,同時也得益于更多的大型企業選擇IPO。”據悉,2005年許多中國公司赴港進行大規模的IPO。去年在香港的10大IPO中,有9家是中國內地的公司,其中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融資90億美元。2006年已經有幾十家中國公司遞交了希望赴港上市的申請。
黃翔分析指出,2005年中國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繼續增長,但營業成本及費用也相應增加,盈利能力、成長行都呈下降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來自中央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等外部影響,以及證券市場本身的制度和政策問題,中國上市公司兩極分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強者恒強、弱者越弱的局面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