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報》訊(記者 張釵) 8月15日,2007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在會上表示,加強海峽兩岸石油化工行業的交往與合作是大陸堅定不移的方針。
李勇武在大會開幕辭中指出,近30年來兩岸的石油化工產業都有很快的發展。截至2006年,兩岸乙烯生產能力總計已超過1100萬噸,無論在亞洲還是世界石油化工的大格局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自2006年起,祖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步入“十一五”規劃,石油化工將進入一個更快的發展時期。隨著一批80萬~100萬噸乙烯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的開工,大陸石油化工發展在技術水平、規模結構和品種質量等方面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整體綜合水平將上一個新的臺階。但是,大陸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也存在 少制約因素,石油資源的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能源消耗與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大,生產的發展難于滿足市場需求的增長。因此,擴大兩岸以及國際同行的交往,不斷學習和借鑒新的經驗,將是大陸石油化工發展堅定不移的方針。
據介紹,近年來兩岸石油化工貿易持續增長。至2006年,在大陸石油化工進口總額中,臺灣地區的產品已經上升到第四位,達137億美元,占大陸石油化工進口總額的12.1%。
臺灣地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周新懷認為,大陸對石油化工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為臺灣地區石油化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臺灣石化產品在大陸的銷量占到了其總產量的2/3。除了在大陸的投資,第三地投資也是臺灣石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大陸在煉油技術設備方面都比較先進,而臺灣的下游產業鏈如PE、PP、PS、PVC、ABS很發達,因此,周新懷表示,兩岸石油化工領域的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開拓中東市場方面,兩岸企業可以利用合資合作的優勢,爭取更多機會。
這次會議將就兩岸石油化工發展趨勢、中東石油化工發展對亞洲及世界的影響、大氣環境質量與油品標準升級、三大合成材料研究開發以及推進HSE體系等專題進行交流。據了解,此次會議安排在天津召開,是考慮到天津在大陸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天津已經被列為大陸石油化工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區域。臺灣地區的代表也希望能夠利用這次機會了解天津,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