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連續三日報價突破20萬元/噸,較去年同期的4.35萬元/噸上漲359.8%,年初至今上漲277.4%。標志著鋰價第三輪漲價正式開啟,預計春節前后鋰價會漲到23-25萬/噸。
在鋰價正式開啟第三輪漲價的同時,動力電池產商的漲價預期也在上升。原先對于2022年鋰電池合約價格仍堅持不調漲的一線電池廠,近期開始通知已簽約定合約的客戶重新協議價格,原則上報價拉升2成左右。
根據數據顯示,10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為25.1GWh,同比增長155%,繼續維持高景氣,而需求的增加也帶動碳酸鋰進一步上漲。
電池廠家目前庫存水平已經處于低位,對一些中小材料廠家來說,庫存水平甚至一周用量不到,完全低于安全庫存界限。年底將至,臨近集中備貨周期,上周明顯感覺廠家的采購情緒加重,詢價頻次增加。
另外,工信部發布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等文件,對新建設的動力電池項目能量密度作出要求。新規意見稿引導企業減少盲目擴張,對磷酸鐵鋰電池擴產項目會產生較大影響。
此次電池價格上漲,主要有幾個方面:
首先,鋰電池的材料大漲,導致電池成本直接增加,雖然已經盡量控制向上傳導的壓力,但由于原材料漲幅巨大,最后還是傳遞到了汽車企業身上。從鋰電中游原材料年初漲幅來看,碳酸鋰漲幅270%,六氟磷酸鋰漲幅近390%,PVDF價格漲幅440%,電解液漲幅約160%,因而成本端壓力加大,動力電池漲價也在預期內。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逐漸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占比已經超過了20%。這直接導致電池的需求提高,使電池產能需求加大。寧德時代近期大幅上調相關明年出貨量出貨指引,預計明年電池出貨量可能達到350GWh。寧德時代提升出貨指引也印證了電池需求擴張的邏輯。
鋰電池產業鏈的議價能力呈現中游弱,上游鋰礦、下游電池廠商兩端強的格局,因而下游動力電池廠商漲價也不意味著鋰電中游能夠跟隨漲。在中上游成本上漲和下游需求擴張需求的背景下,后續動力電池漲價預期較為強烈。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