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隆基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隆基綠能創投與上海朱雀投資,合資成立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3億元。
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親自擔任氫能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這是隆基入股森特、強勢布局BIPV之后的又一大動作。
也是在3月份,長城汽車舉辦了一場氫能戰略發布會,表示將采用光伏制氫,再投入30億元用于氫能領域研發,以達到萬套產能規模,并于2025年劍指全球氫能市場占有率前三。
我們也看到,有11個省市將氫能源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有望開啟氫能源發展的“黃金十年”。
“氫能時代”大幕徐徐拉開
全球能源行業正經歷著以低碳化、無碳化、低污染為方向的第三次能源變革;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二次能源,將成為第三次能源變革的重要媒介;
按照《中國氫能行業發展白皮書》路線規劃,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
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全國加氫站達到10萬座以上,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達到520萬輛;
氫能是中國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的關鍵一環
根據既定的能源戰略,未來我國將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顯著特征之一是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占比。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目前光伏與風電行業均已處于平價前夕,平價后行業發展將由政策驅動轉變為消納驅動,電網消納能力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氫能可滿足可再生能源規?;?、長周期儲能需求;氫能也可作為燃料,通過燃料電池為交通和工業領域 提供電能、熱能,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繼續提升電力在能源系統中的比重。
中國氫能兼具產業基礎及應用市場,綜合優勢顯著
中國具有豐富的氫能供給經驗和產業基礎。經過多年的工業累計,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制氫國,初步評估現有工業制氫產能為 2500 萬噸/年,可為氫能及燃料電池產 業化發展初期階段提供低成本的氫源。
同時,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國,每年僅風電、光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棄電約 1000 億千瓦時,可用于電解水制氫約 200 萬噸,未來隨著可再生能源規模的不斷壯大,可再生能源制氫有望成為中國氫源供給的主要來源。
中國氫能應用市場潛力巨大。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以燃料電池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初期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
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基本具備產業化基礎。經過多年科技攻關,中國已掌握了部分氫能基礎設施與一批燃料電池相關核心技術,制定出臺了國家標準 86 項次,具備一定的產業裝備與燃料電池整車的生產能力;
氫能源優質潛力股深度梳理
氫能產業鏈分為上游制氫、中游儲氫和下游應用三大環節!
氫能的上游是氫氣的制備,主要技術方式有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
中游是氫氣的儲運環節,主要技術方式包括低溫液態、高壓氣態和固體材料儲氫;
下游是氫氣的應用,氫氣應用可以滲透到傳統能源的各個方面,包括交通運輸、工業燃料、發電等,主要技術是直接燃燒和燃料電池技術。
氫能產業鏈三大環節,每個環節都很很高的技術壁壘和難題,目前我們看好上游的電解水制氫技術、中游的化學儲氫技術和下游的燃料電池技術。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