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綜合消息 隨著能源轉型的加快,到2030年,全球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有望每年從大氣中吸收5.5億噸二氧化碳。睿咨得能源研究表明,隨著脫碳步伐加快,這一目標將超過現有碳捕集能力(約4500萬噸/年)的10倍。
睿咨得預計,到2030年,CCUS項目的二氧化碳捕集成本為75~100美元/噸,該行業總市值或達550億美元。即便如此,全球碳捕集能力仍無法達到國際能源署(IEA)提出的凈零目標,全球須從2030年起就積極投資和布局CCUS技術。睿咨得CCUS研究主管Yvonne Lam表示,隨著全球碳排放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反彈至歷史新高,各國對CCUS項目的需求正在提升。由沖突引發對能源安全的擔憂,能源行業脫碳呼聲愈發強大,歐洲尤甚。
到2030年,歐洲和北美將主導全球CCUS市場,碳捕集能力為4.5億噸,超過全球碳捕集能力的80%。歐洲碳捕集能力預計達2.22億噸,與目前的700萬噸相比增長顯著。預計未來1/3的項目集中在英國、荷蘭和挪威。在北美,加拿大將一項稅收抵免計劃寫入年度預算,將給予直接空氣捕集技術60%退稅,給予傳統捕集技術50%退稅,CCUS運輸和存儲設備37.5%退稅——此舉將顯著提升加拿大CCUS項目的經濟性。在美國,若“重建更好未來”法案獲參議院批準,稅收抵免將增至85美元/噸二氧化碳。
睿咨得認為,經濟和財政限制是CCUS項目未能按計劃進行的主要原因。2030年前,政策扶持是CCUS項目發展的主要動力,特別是在水泥、鋼鐵、航運和化工等脫碳難度較大的行業。 (中國石油報 記者 董宣)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