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在中國石化廣西石油的幫助下,不斷增收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天河鎮集城村養殖戶吳楊敏主動申請脫貧“摘帽”;該貧困戶脫貧后,為同村的5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在同村吳楊敏的帶動下,集城村另一名貧困戶黃福志重新振作了起來……為了讓貧困戶盡快脫貧,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發動下,中國石化廣西石油等一批后援單位鼎力相助,讓貧困戶有奔頭、有勁頭、有甜頭,確?!靶】德飞?,一個都不能少”。
政企聯動 精準幫扶“火力全開”
“大叔,現在肉牛養殖咋樣?可有啥困難嗎?”9月4日上午,天河鎮扶貧工作隊長周鵬來到金城村貧困戶羅金福家的牛棚里,詢問他是否有困難需要解決。
作為羅金福的結對幫扶人員,周鵬每月至少要來兩次,平時還為他送衣服、送米面油,并征集微心愿。
據了解,在中國石化廣西石油的幫扶帶動下,天河鎮對口幫扶的59家單位包15個村,490名干部幫扶2173戶貧困戶,實現所有村和貧困戶“兩個幫扶”全覆蓋。像周鵬一樣選派到該鎮幫扶干部就有41名,形成了政企上下聯動、專班專人負責、協助協同統一的工作機制。
周鵬原來在廣西石油分公司金城江油庫工作,到天河鎮駐村扶貧后,首要是做好扶貧信息化工作,“通過數據梳理、比對,把底數摸清,讓貧困戶享受到應該享受的政策,同時,也減輕基層扶貧干部的工作壓力”。
他所帶領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加上村干部,形成了凝聚力強的幫扶團隊,引項目、建設施,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也改善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此外,種植養殖大戶、脫貧后的貧困戶這些愛心力量也不甘落后,他們通過傳授技術、提供崗位、代銷產品等方式為貧困戶增收提供新門路。
產業帶動 扶貧扶智又扶志
到集城村里的萬祥優品種養專業合作社務工,不僅每月有穩定的工資,還有保險,這讓集城村50歲的貧困戶謝谷寶心里樂開了花。這得益于中石化廣西石油在該村實施的產業化發展帶動村民增收的總體規劃。
“村民持續的經濟來源,必須有產業的支撐?!瘪v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周鵬介紹,一個村如此,村民也是如此,“要根據他們家的勞動力狀況、文化程度制定脫貧方案”。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2020年的上半年一場水災,讓集城村的村民吳香霖垮了。在自然災害中,他的青蒿、水稻、玉米損失了1.5萬元,欠下了1萬元的外債。在同村種植戶成顯強的帶動下,他重新振作起來,改種了黃豆、花生等農作物,日子逐漸好轉。
“只要精神不倒,錢是可以慢慢掙回來的。”當初同村種植戶成顯強這樣安慰吳香霖。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周鵬看來,一些貧困戶長期無法脫貧的原因是并不缺乏“智”,而是缺“志”。“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還存在,對幫扶這根拐杖太依賴。”周鵬說,他們應該向吳光純這個小伙子學習學習。吳光純原來是村里的貧困戶,這幾年通過搞特色種植以及進城工作,家庭收入穩步提升,他主動申請脫貧。
政策驅動 脫貧摘帽奔小康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為了兌現這個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在天河鎮全面打響。
天河鎮所轄10個村全部是省(區)級貧困村。在全面梳理中央、自治區、市所有涉及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政策的基礎上,中石化廣西河池石油分公司出謀劃策,協助天河鎮制定《貧困戶貧困村幫扶措施大全》,幫助當地實施了產業脫貧、就業脫貧、教育扶貧、健康脫貧、社保兜底脫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電商扶貧、金融扶貧等“八大工程”,實現幫扶措施由“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
截至2020年6月,天河鎮貧困村從10個減至3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8034人減至432人,貧困發生率從23.39%降至1.93%。
中石化廣西河池石油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十九大報告精神,我們將繼續認真落實“六個精準”“六看六確?!薄八膫€全覆蓋”工作要求,下足“繡花”功夫,持續發力,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幫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共同奔小康。(廖仕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