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3月26日,在經歷了十余年的漫長探索后,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上期能源”)上市,為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市場運作和監管積累了經驗,也為后續推出更多國際化品種奠定了基礎。
時至今日,以“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為創新特點的原油期貨運行已滿1年,總體呈現出“交易平穩、結算流暢、交割順利、監查嚴格、風控到位、輿論正面、功能初步顯現”的良好態勢。
同樣令人振奮的是,今年的3月26日,上期所正式對外發布了原油期貨價格指數(以下簡稱“上期原油指數”),這標志著上期所在推進產品創新、加速原油期貨國際化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上期原油指數基于市場大量公開交易形成的價格,具有信息公開、透明、連續傳導的優點,未來有望成為現貨產業重要的價格參考基準,從而擴大原油期貨在亞太地區的價格影響力,也有助于完善上期所的商品指數體系。
1年累計成交額突破17萬億元
原油期貨上市以來,市場整體運行平穩,成交量和持倉量均穩步增長,各業務環節運作銜接順暢。據了解,原油期貨有關的交易、結算、結購匯、跨境資金劃撥、保稅實物交割、期轉現、保稅轉關、倉單充抵保證金、現貨備案、倉單出庫、交割后報關進口等業務流程已全部走通。
來自上期所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25日,原油期貨累計成交量3670.03萬手(單邊)、累計成交金額17.12萬億元(單邊),全市場保證金總額76.01億元,日均成交15.10萬手(單邊)、日均成交金額704.55億元(單邊)、日均持倉22406.96手(單邊),最大日成交量359786手(單邊,2018年12月7日)。上期能源吸收會員157個,其中期貨公司會員149個,非期貨公司會員8個。總開戶數已超40000個,半數以上客戶參與了交易。
目前,上期能源批準了6家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共8個存放點,核定庫容595萬立方米,初期啟用315萬立方米;此外,批準了3家備用交割倉庫,核定庫容260萬立方米。據統計,原油期貨上市以來,順利完成7次交割,累計交割量719.7萬桶。累計生成倉單412.5萬桶,完成報關進口155.2萬桶,完成廣東湛江至上海洋山轉關65萬桶。
各方積極參與 行業內認可度提升
事實上,作為我國首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在原油期貨平穩運行的1年間,市場各方積極參與,投資者結構良好,境內外大型石油、化工企業、大型貿易商、各類投資公司及個人客戶等均有參與原油期貨的交易。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上海原油期貨價格走勢與WTI原油期貨和Brent原油期貨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
“目前,我們有多家包括實體企業、機構等類型的客戶,正通過摩根大通提供的服務,參與中國原油期貨的交易。”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魏紅斌表示。魏紅斌稱,中國原油期貨的上市不僅彌補了國際原油價格尚無法通過人民幣定價的空缺,同時也在國際市場休市期間,為投資者提供了保值對沖的工具。
不過,魏紅斌坦言,公司客戶目前反饋的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開戶流程上,與國際成熟市場相比,國內期貨市場開戶的流程較為繁瑣,希望能進一步和國際接軌,簡化流程。
“在近一年的參與中,公司整體感受的是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平穩有序、流動性日趨增強、各業務環節銜接順暢、在行業中的認可度逐步提升。”中化石油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能源產業公司,中化石油在過去1年中持續探索利用上海原油期貨合約進一步豐富計價手段、分散經營風險、輔助提升業績。
價格指數上線 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
原油不僅是實體經濟使用廣泛的大宗商品,而且還是金融領域重要的資產類別。據業內人士介紹,從國際市場來看,原油期貨ETF是重要的市場工具,在證券市場上推出原油ETF,有利于打通證券與期貨兩個市場,為資本市場的繁榮增添新活力。
因此,本次上期原油指數的正式發布意義積極,為推動原油期貨國際化再添動力。據了解,上期原油指數包括價格指數和超額收益指數,前者基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的價格來計算,后者基于主力合約的收益率來計算。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上期原油指數的推出,下一步,上期所將深化與證券交易所的合作,形成優勢互補,推進原油ETF等創新產品上市,改善上海原油期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為本土大型企業年金、養老金等提供更多的大類資產配置選擇,降低投資組合系統性風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