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一船5萬噸俄油在錦州港完成接卸,通過興海罐區輸送至錦州石化公司加工。按照煉化板塊部署,到2020年大慶油將退出“兩錦”煉廠,俄油完全替代大慶油入廠加工。
此前,俄油在大連石化、遼陽石化和吉林石化煉制,錦州石化以加工大慶油、遼河油為主,輔以進口原油。由于大慶油田近幾年產量遞減,且大慶油就近加工,錦州石化開始摻煉俄油,以彌補大慶油的缺口,滿足加工煉量。
摻煉比提高,工藝通過初試
今年1月初,錦州石化原油一次加工常減壓裝置首次進行俄油加工,并按照加工量的6%、10%和20%三個階段逐步提高摻煉比。
隨著俄油摻煉比的提高,塔頂脫水鐵離子含量超標現象明顯增多,合格率下降近5%,原油硫含量達到0.27%,腐蝕加劇。錦州石化從生產組織到工藝設備及時做出調整:針對收率變化,優化產品切割方案;針對輕組分多特點,制訂電脫鹽內部構件改造方案;針對硫含量高,在工藝防腐基礎上加強設備防腐。其間裝置運行平穩,產品質量達標,能耗、總拔、變動加工成本均達到指標要求,但也暴露出塔頂低溫部位脫水中鐵離子含量合格率下降,側線產品硫含量升高對設備腐蝕加劇等問題。
俄油具有含硫高特點,錦州石化幾十年積累的含酸原油加工經驗要接受挑戰。加工俄油,會對原油性質、裝置操作、工藝防腐和產品質量等帶來影響和變化,更會倒逼煉油生產技術升級。
摻煉前,錦州石化制訂摻煉方案,利用模型進行物料平衡、操作條件、產品性質及硫分布等方面預測。摻煉過程中,增加監測分析項目和頻次,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觀察生產工況變化;對劑耗、注水等操作條件和參數進行調節,以適應原料性質變化。
俄油的成功摻煉也為錦州石化效益提升做出貢獻,今年前8個月,一套蒸餾裝置輕油收率達到39.58%,公司汽油產量累計完成158.6萬噸,實現盈利24.1億元。
硫含量加碼,防腐亟待升級
今年4月,錦州石化原油一次加工俄油摻煉比由7.42%提高到11.85%時,重油催化裝置原料組成隨之發生較大變化。原料中鎳含量、釩含量和硫含量上升。
原料性質變化后,催化生產條件、產品收率和催化劑性質等都隨之發生變化,煙氣脫硫入口二氧化硫含量、干氣中氫氣含量、氫甲比、催化劑平衡劑中鎳含量等指標均有不同幅度提高。
針對上述變化,三催化車間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通過提高煙氣脫硫注堿量,調節各噴嘴壓力,保證脫硫塔出口二氧化硫含量在環保指標范圍內;調整金屬鈍化劑使用量,降低平衡劑鎳含量及干氣中氫甲比,優化調整反應系統操作條件;使催化裝置各項環保指標、生產條件和產品收率均達到要求。
煉制俄油最重要的瓶頸是含硫高,對設備腐蝕大。在煉廠常減壓,催化一、二次加工中,解決俄油腐蝕難題是取得效益的關鍵。今年,錦州石化計劃摻煉俄油80萬噸,摻煉比達20%以上;在2019年裝置改造前,這是對設備防腐、生產操作優化和效益提升的一次嚴峻考驗。
“防腐將成為下一步裝置適應性改造的重點。”錦州石化公司生產技術處負責人說,公司總結分析了試煉過程中設備變化情況,為2019年加氫裂化、加氫改質、蒸餾、催化裂化、硫黃等裝置全面摻煉俄油進行適應性改造提供了依據。針對目前俄油摻煉比例下對防腐工作的影響,錦州石化在部分煉油裝置采取增加注水量、新增緩蝕劑注入設備等措施,加密分析監控頻次,確保各項腐蝕指標在可控范圍內。
資源替代轉型升級之路有多寬
4月9日14時,錦州石化公司焦化車間針狀焦裝置工藝二班在計量時發現針狀焦產品采樣分析結果硫含量超標。經分析認定,針狀焦原料主要來自三催化,是三催化原料中俄油比例上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焦化車間及時調整生產方案,從源頭入手,合理調整二催化與三催化油漿的摻煉比例,優化儲罐運行方式,延長二催化油漿沉降時間,降低催化劑含量,從而有效降低針狀焦產品硫含量,確保了產品質量合格。
錦州石化是燃料油型煉廠,年加工量約650萬噸,規模上沒有優勢。資源替代轉型升級項目是適應原油資源變化、滿足東北地區區域原油資源優化需要的關鍵之舉。預計到2020年,資源替代轉型升級項目將為合理利用資源、優化產品結構及企業實施適應性改造提供良好的切入點。
俄油屬于中間基原油,催化產品分布受煉制俄油影響明顯,汽油收率下降,柴油收率增加;優點是石腦油組分多,適合重整原料,可增加重整產量。通過俄油試煉,一方面找到俄油加工的瓶頸,合理利用俄油資源,另一方面也是錦州石化實現煉廠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錦州石化加氫改質、加氫裂化等裝置具有將重組分蠟油和柴油裂解成石腦油的能力,目前受市場條件及裝置結構制約,裝置能力得不到充分釋放。結合俄油石腦油組分多的特點,通過新建連續重整、芳烴抽提和渣油加氫等裝置,充分挖掘石腦油生產加工潛力,全面增產芳烴等化工產品,實現燃料型煉廠向化工產品生產的一次轉型。
錦州石化為煉制俄油將進行適應性改造,2018年和2019年,新建投產針狀焦裝置和煅燒裝置;新建渣油加氫裝置、硫黃回收裝置,同時改造常減壓裝置、催化裝置和加氫裝置。為了向燃料化工型煉廠轉型升級,還將陸續建成投產連續重整裝置、芳烴抽提裝置;特別是新建連續重整裝置投產后,使柴油加氫改質裝置實現高苛刻度、高效益運行,進一步優化柴汽比,為發展芳烴精細化工奠定基礎。
2019年,是錦州石化向燃料化工型煉廠轉型升級的轉折點,公司因此確立結構優化、產品優化、生產運行優化的工作思路。到2020年,錦州石化將形成一定規模煉油和以針狀焦、異丙醇、苯乙烯、順丁橡膠、環丁砜、二甲苯等特色化工產品為主的燃料化工型煉化企業。
據《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煉油能力重回增長,達7.7億噸/年;2018年,將首次突破8億噸,煉油能力過剩問題更趨嚴重。
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能源消費增速回升,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煉油業在結構調整、優化、變革中會再度經歷著嬗變與洗禮。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