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3月,發改委頒布了最新成品油價格機制,提出3點重要改革,即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取消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調整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不過,近期發改委再次傳出將對成品油市場進行改革。有成品油分析師認為,或許到明年,政府有關部門不再直接規定成品油價格,改由第三方機構發布消息,各石油公司自行調整價格。
改革向股市“看齊”
雖然10個工作日一調整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有了明顯的改革變化,但仍然未完全實現市場化調節。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壟斷格局并未打破,政府對價格仍然握有調控權,而三大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為成品油的定價基礎,但三大原油市場的比重和選取油品品種如何分配,發改委并未對外宣布。
近日,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的成品油價格改革,經過了2008年和2013年兩次重大改革,已實現和國際市場油價間接接軌,但國內成品油的生產經營體制還沒有實現充分的競爭,政府做一定的干預和控制也是必要的。下一步,隨著國內成品油市場經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市場競爭的形成,成品油的價格可以完全放開交給市場。到那時,油價調整可能會更頻繁,就像現在的股市一樣,隨時漲漲跌跌。
波動大時臨時干預
據了解,今后國家每年將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運行情況進行評估,并再做適當完善。建立國內與國際市場連通、具有重要定價影響力、以中國原油為標準產品的石油現貨和期貨交易市場,政府有關部門不再直接規定成品油價格,改為在石油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時,采取臨時性干預措施。
成品油分析師張斌認為,今年已經出臺了新的定價機制,因此成品油完全市場化的實現,最早也要到明年3月份,屆時將會出現這么一種情況,政府有關部門不再直接規定成品油價格,改由第三方機構發布消息,各石油公司自行調整價格。
周四晚油價或下調
上周受美國原油庫存繼續增長影響,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行,上周五美國公布的10月非農就業數據遠超市場預期,對原油價格起到支撐作用,布倫特及WTI期貨雙雙收漲。雖然原油期貨單日收漲,但并未對國內成品油市場下調預期起到抑制作用。昨日是新機制執行后第16輪計價周期的第7個工作日,根據預測數據顯示,原油估價105.899美元/桶,原油變化率為-2.17%,11月14日24時,將迎來新一輪調價窗口期,預計屆時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下調幅度約為135元/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