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雙特高”階段剩余油高度分散、產量遞減率居高不下、投資成本逐年上升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世界性難題,大慶油田堅持走“水路”,走出了一條持續穩產之路。4月7日,記者從油田開發部動態科獲悉,油田一季度水驅產油650.53萬噸,占原油總產量的65%以上,水驅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資料片
水驅開發是大慶油田的看家本領,是用著最“順手”的開采手段,也是最現實的選擇——增加低成本產量比重,在保證持續穩產總體經濟效益的前提下,能為大慶油田整體發展贏得時間。大慶油田今年繼續深化水驅挖潛,積極在精細油藏描述、精細注采關系調整、精細注水系統挖潛、精細日常生產管理上下工夫,力保水驅產量達到60%的目標,努力開創原油穩產新局面。
抓“水”就是抓油,有效果更要有效益。如今油田已進入高含水后期,幾乎井井高含水、層層高含水。水中找油、水中撈油,怎樣控制產量遞減、改善開發效果,成為首要的難題。采油一廠做實“穩油控水”基本功,加大低壓區恢復、長關井治理、低效井治理力度,改善油層動用狀況,確保控含水、控遞減目標的實現。首季度水驅產油152.19萬噸,超產0.86萬噸。
讓“水”唱主角,開辟綜合治理示范區引領水驅開發。水驅精細挖潛示范區的建立,猶如一針強心劑,迅速見效;又似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潛力“寶藏”。今年,油田進一步系統總結示范區建設經驗,優化注采系統,深化細分注水。采油四廠三礦一隊負責著該廠水驅示范區的大部分油水井,隊長張峰在3年多的水驅日常精細管理中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每天,水井班的崗位員工拿著“日常常規問題判斷和處理流程卡”進行巡檢,任何問題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水井班10個人管理著138口水井,每個人的工作量至少是其他隊水井崗位員工的兩到三倍,但他們的各項管理指示在全廠均名列前茅。“管好水、注好水,才能多采油。”張峰對記者說。
做足“水”文章,完善水驅精細挖潛技術。杏九區西部精細分層注水工藝技術試驗主要目的是通過現場試驗,形成適合試驗區及杏南開發區薄差層、表外層和側積體等剩余油類型的挖潛工藝技術結合系列。采油五廠工程技術大隊科技人員在該試驗區塊應用了以精細分層注水為核心的水驅精細挖潛配套工藝技術,初步形成特高含水期油水井對應調整挖潛新模式。截至目前,該試驗區塊已完成各種試驗417井(次),超原計劃42井(次),增加可采儲量9萬多噸,含水上升值-0.01%,區塊增油兩萬多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