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黑龍江省耳熟能詳的貧困縣,如今她已成為全省十強縣,全口徑財政收入在黑龍江全省排名由2000年的第51位上升到現在的前幾位。縣委書記薛志偉說,這些年的縣域經濟發展,大慶油田功不可沒。十多年來,大慶油田與杜爾伯特共同組建的龍虎泡油田有限公司繳納各種稅費20多億元,同時帶動了當地鄉鎮經濟和道路交通的迅猛發展。
這只是大慶油田打造龍江西部油氣經濟圈,支持黑龍江省地方經濟、奉獻社會的一個縮影。
正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王永春所說:“在謀劃和推進油田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大慶油田始終把發揮大企業的輻射拉動作用、積極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整體協調共同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大慶油田在確保原油持續穩產,每年為龍江帶來巨額財稅收入的同時,全力打造龍江油氣經濟圈,使油田的發展成果更廣泛地惠及當地百姓,贏得了廣泛贊譽。
原油持續穩產 為龍江經濟贏得發展時機
權威人士評論說,大慶油田全力確保原油持續穩產就是對黑龍江經濟發展最大的貢獻,它為龍江經濟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戰略發展機遇期。
的確,已進入特高含水期的大慶油田,從地下采上來10噸液體,只有不到1噸是油。從世界開發慣例看,大慶油田原油產量早就應降到2000萬噸以下了。那樣的話,我省財稅收入將大幅下降。
但是,大慶油田在原油5000萬噸高產穩產27年之后,在沒有世界先例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迄今為止,4000萬噸又連續穩產了9年。
原油穩產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應該說,原油硬穩定、天然氣快發展,是保持黑龍江省經濟健康穩步發展、推動哈大齊工業走廊迅速起飛的強有力的資源和資金保證。
面對“雙特高”開采難題,大慶油田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適應油田特點的持續穩產之路。僅去年新增石油探明儲量8154萬噸、控制儲量8568萬噸,提交石油預測儲量1.06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422億立方米,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油田開發,堅持“立足長垣、穩定外圍、依靠技術、夯實基礎、突出效益”的開發思路,進一步加強綜合治理示范區建設,促進了油田勘探開發形勢持續向好。主要開發技術指標創“十一五”以來最好水平,實現了產量、效益、投資、成本的良性循環。
通過油田上下的共同努力,原油4000萬噸穩產目標順利實現,為確保國家石油戰略安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繁榮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評價說,油田穩大慶就穩,大慶穩龍江就穩。
據介紹,“十一五”以來,大慶油田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8萬億元、利稅8441億元,年均實現利稅1407億元,在黑龍江省、市本級財政中占有重要比例,對地方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大慶油田已經踏上第十年的4000萬噸穩產之路,而且持續穩產還將越走越遠。“十二五”期間,依靠現有成熟技術精細挖潛,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是有保障的:“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努力實現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外圍難采儲量有效動用、海塔盆地快速上產三個突破,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是有希望的。大慶油田還將為黑龍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支撐。
打造油氣經濟圈 構筑龍江經濟新引擎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結合我省改革發展的實際,提出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并著力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這一系列重大科學部署,對大慶油田新時期的新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姜萬春說:“珍惜榮譽,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永續輝煌,努力在新時期新階段繼續為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高水平貢獻,是我們大慶油田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全力打造龍江油氣經濟圈,這是大慶油田對黑龍江省地方經濟發展又一重大貢獻。
大慶油田先后與地方政府合資合作開發了21個外圍油田,累計為地方財政上繳各類稅費243億元。肇東、雙城、安達、泰來、肇源、肇州、杜爾伯特和林甸等大慶周邊市縣財政收入因此快速增長,帶動了城鄉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這些市縣成為“財政強縣”提供了強力支撐。
“榆樹林油田每年上繳稅金3億元左右,拉動GDP增長5個百分點,”肇東市副市長韓啟彬說,石油經濟已經成為該市市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在支持哈大齊工業走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就業上,大慶油田頻出大手筆。建成了連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主要城市的天然氣骨干管網,形成了以大慶為中心、覆蓋黑龍江中西部地區的油氣經濟圈,全力支持和滿足石化、煉化企業對生產原料的需求,有力地促進了下游產業的發展。
堅持互利雙贏 企業與地方相依相融
油田是個沒有圍墻的工廠。大慶油區橫跨龍江西部多個市縣,幾萬口油井、水井和幾千座站、庫分布在方圓萬里的松嫩平原上。企業與地方相依相融。
大慶油田始終本著互利雙贏的原則,依靠加快油田開發建設,拉動和推進地方經濟發展。油氣勘探開發給當地提供了巨大的技術、勞務、物資供應市場,影響和帶動著周圍村落鄉鎮的發展和變化。
肇東石油開發公司總經理高文廣感慨地說:“油田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加大對廠區周邊建設投入,形成了以廠區為中心的建筑群,推動了地方城市建設發展。同時,油田因勘探及運輸需求,每年在肇東修建油田路的資金都在幾千萬元,這些道路在保障石油運輸的同時,極大方便了周邊農民外運農貿產品、外輸經濟作物,成為百姓的致富路。”
2010至2011年,肇州小油田產能年均都在95萬噸以上,油田財政收入占全縣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9%左右。
在油田積極支持下,肇州的路寬了、鄉鎮有錢了,農民紛紛蓋起了新房。
肇州小油田投入開發以來,累計投資60多億元,其中用于地面建設的資金占到總投資的25%左右。小油田的開發還將井場保潔、道路維修、油區綠化等輔助業務剝離出來,交由地方承擔,使得當地建筑、建材、運輸等相關產業和行業快速發展。目前,肇州小油田為當地提供了5000多個中長期就業崗位。
油田工業文明也在推動著西部農村的社會進步。數千個井場站庫,像一處處亮麗的風景,鑲嵌在一望無際的溝壑、平原上,給這里帶來了現代工業文明的氣息。采油職工生活于斯、工作于斯,與當地人朝夕相處,潛移默化地將現代生活的觀念、現代社會的信息帶給了這里的村屯。
油田的發展和石油“部落”的出現,隨之興起了一個個獨具現代生活氣息的小鎮,這些小鎮集油田科研、生產指揮和生活基地為一體,與當地原有的村鎮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新的消費群。靠近石油“部落”的村鎮,其經濟發展速度及各類稅收明顯高于其他地方,猶如串串明珠灑落在松嫩大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