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日前公布了中央企業2010年度分戶國有資產運營情況。此次披露的102家央企經營情況顯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凈利潤1241.8億元,業績領先于其他央企,名列榜首。
數據顯示,2010年,中石油資產總額26299.6億元,營業總收入17208.9億元,凈利潤1241.8億元。而2009年,中石油凈利潤1285.6億元,位列第二。
分析師表示,中石油受益油價上漲,油氣產量實現穩健增長,勘探與生產板塊經營利潤大增。煉油受益于兩次成品油調價獲利得到保障。銷售板塊效益提升明顯,進口氣返稅政策未來有望助推天然氣業務盈利。
國資委報告稱,這樣的業績歸功于企業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大力發展油氣勘探生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10年國際油價持續走高,更使其收益大幅提高。
但是,有分析師認為,這份好成績背后,體現的是央企的壟斷利潤。無論是金融危機發生時的2008年還是經濟恢復回升期的2009年,中石油凈利潤始終在1000億元以上,借助行政資源深化對市場的壟斷是獲取利潤的重要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壟斷行業,石油的凈利潤蔚為可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石油石化巨頭2010年共實現凈利2705.3億元,三家凈利潤數據達到了102家央企凈利總額的1/3。
但是,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煉油業務虧損拖累了公司業績。上市公司煉油板塊虧損233.58億元,其中二季度單季虧損172.26億元。上半年總體業績水平同比持平,低于市場預期。中石油總裁周吉平稱,今年公司煉油業務將出現凈虧損500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石油業務覆蓋了整個石油產業鏈,實現了上下游一體化,煉油虧損只是公司運營的一個部分,“喊虧”有助于當前對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產生一定的輿論影響。同時,作為壟斷央企,可以借助“政策性虧損”繼續來獲取巨額財政補貼。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