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 石油化工行業屬于規模經濟效應顯著的產業,如不使生產能力的擴大建立在經濟規模的基礎上,產業的發展將難以維持,也難以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記者前不久到年加工能力1200萬噸的惠州煉油廠采訪,這里是我國單系列最大的煉廠,也是我國第一個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質原油的煉廠。在這座充滿現代氣息的煉廠里,記者感觸深刻的一點是這里已經達到了0.5人/萬噸油定員標準,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運行這座規模宏大的煉廠僅需600多人。而國內煉廠一般都有上萬人的規模,一些先進的煉廠也需要幾千人。
惠州煉廠總經理董孝利說,惠州煉廠在規劃設計時即按照最優化的方案設計,與年產百萬噸乙烯的化工廠中海殼牌僅一墻之隔,可以通過煉化一體化獲得更佳的收益。由于在成本上的較好控制,2009年惠州煉油廠投產即已實現盈利。
這家煉廠的經驗值得借鑒。石油和化工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目前經濟總量僅次于美國,合成氨、化肥、純堿、燒堿、電石、硫酸、合成纖維、染料、輪胎等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煉油、乙烯、合成橡膠等產量居世界第二。但在快速發展中,長期積累的結構問題也日益凸顯,由于歷史原因,產業布局比較分散,一些小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浪費較為嚴重,亟須加快結構調整力度。
石油化工行業屬于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產業,如不使生產能力的擴大建立在經濟規模的基礎上,產業的發展將難以維持,也難以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在石油化工產業中,煉油和乙烯代表了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的發展水平,其對規模經濟的要求很高,必須不斷調整行業布局,提升裝置規模,降低運營成本來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和行業競爭力。
現在,在世界范圍內原油中重質油、含硫、高酸原油的比例越來越大,原油的劣質化越來越嚴重。為應對這個挑戰,石油化工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石油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石油化工企業的一體化,不僅能降低投資和生產成本,提高石油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生產靈活性大,能夠適應市場變化的需求。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使石油資源得到集約利用,也要求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
為此,要加大石油化工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對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研究開發先進的石油加工技術路線,提高原油利用率,用好用足有限的石油資源。
要建立產能的退出機制,更多地通過市場化的方法,淘汰落后產能,鼓勵、支持和引導企業實施兼并重組,特別是跨地區的兼并重組,促進企業做強做大,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此外,要不斷優化石油化工行業的產品結構,通過創新,形成新產品開發的創新體系。
“十二五”是我國石油化工行業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從石油化工大國向石油化工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個轉型時期,石油化工行業需順勢而為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力度。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