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石化發布2010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7-9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6.21億,同比增14.8%,基本每股收益0.226元。公司前三季實現凈利潤563.97億元,同比增11.6%。
中石化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主要是因為原油、石化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成品油和石化產品銷量增加。
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在勘探及開采業務,公司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為3,493 萬噸和88.70 億方,同比分別增長 1.93%和45.00%;煉油業務上,原油加工量為1.54億噸,同比增長14.41%;營銷及分銷業務上,國內成品油經銷量和零售量分別為10,435 萬噸和6,414 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50%和11.22%。
截至今日,三大石油巨頭中石化、中石油(11.29,0.00,0.00%)和中海油的2010年三季度報告全部發布完畢。
中石油昨天發布的2010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按國際會計準則前三季度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00.3億元人民幣,基本每股收益0.55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23%。此外。第三季度凈利達到347億元,同比增長12.5%,也創下了兩年來季度業績最佳值。
如此算來,中石油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已經接近2009年其全年凈利潤1031億元。若以每月平均30天計算,前9個月中石油創下凈利潤接近1000億元,即相當于每日凈賺3.7億元。作為上游業務比較大的石油公司,原油價格和產量對公司業績影響最大。
中石油表示,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產品銷售價格上漲及銷量增加。前三季度,公司生產原油6.4億桶,同比增長1.3%;原油平均實現價格71.76美元/桶,同比增長46.3%。
此外,在國際業務上,收購澳大利亞Arrow公司及中俄原油管道的竣工等也令其國際業務實現了較快增長。
而中海油服(16.31,0.00,0.00%)的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8%,凈利潤34.29億元,同比增長22.2%,實現每股收益0.76元。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2.55億元,同比下降29.39%。
公司稱,去年同期由于在建的1條半潛式鉆井船作業合同取消,公司轉回了與其相關的遞延收益10.73億元,若扣除此影響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為9.5%。
此外,國家發改委宣布從2010年10月26日起上調成品油價格,航空煤油上漲220元/噸。
有分析師指出,在成品油價格管制下,中石化業績更易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而中石油和中海油往往是高油價的直接受益者。
業內認識認為,這次油價上調中石油將是最大贏家。此次調價后,如果不考慮煉油的成本上升,對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每月凈利潤影響為18億和10億,每股EPS為0.02元和0.006元。總體看,調價對中石油來說是收入規模上升,而成本基本不變,因此銷售收入的增長表現為利潤增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