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日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國家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國內成品油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
對于網民對“國內油價就上調,追漲快追跌慢”的問題,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不存在漲得快降得慢的問題。 近兩年來,為減輕國際市場油價大幅上漲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國家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了適當調控。
發改委:
國內成品油定價公式不能完全透明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許昆林在8日下午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漲落與國際油價接軌是個趨勢,但為防止石油投機和囤積行為,不能可丁可卯的按照公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不僅包括原油的購進成本,還包括國內運輸費、煉廠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潤、流通費用,以及增值稅、城建教育附加和消費稅。不能以現有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水平直接換算國內成品油價格水平。
附件: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
新聞鏈接: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答記者問
5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發布了《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
問:《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為進一步規范石油價格管理行為,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國發[2008]37號)規定,我們制定了《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
《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原油價格由企業參照國際市場價格自主制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間互供原油價格由購銷雙方按國產陸上原油運達煉廠的成本與國際市場進口原油到廠成本相當的原則協商確定。詳細內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