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華社引述財政部數據稱,中石化集團第二季度收到汽柴油進口增值稅退稅25.1億元人民幣。與中石化4月份收到的71億原油補貼相比,這并不是一筆大數目。對于備受關注的成品油和原油退稅能否得到延續,中石化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石化正在與政府密切溝通,但目前未收到任何財政部相關通知。
退稅政策能否延續仍在溝通中
此前財政部曾發文,對于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集團二季度成品油進口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且從4月1日起對進口原油加工形成的虧損給予適當補助,補助資金按月預撥和清算。后經中石化人士證實,該補助即為二季度也同時對進口原油增值稅先征后返75%。
近日有合營煉廠大連西太的相關高層人士表示,“二季度初我們被知會如果6月底沒接到財政部門的文件,那將代表這個補貼政策將被取消,不再延續”。并有消息稱,由于政府已實施調價政策,中石化退稅政策也將被取消。
昨日中石化集團相關負責人士表示,他表示目前中石化沒有收到任何財政部的關于該項政策的通知,他表示在此問題上中石化一直與政府部門保持了密切溝通,“目前相關政府部門仍在進行廣泛的研究,還沒有最終定論。”
原油進口退稅額遠高于成品油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最大的煉油商,中石化80%的原油需要進口,也就是說原油進口退稅政策的影響遠高于成品油進口退稅。
此前,中石化也透露4月份進口原油補貼71億元,而據中石化內部人士估算,按國際油價每桶120美元計算,每月原油進口補貼可達70億元左右。如此計算,二季度原油補貼至少將達到210億元。
上述中石化集團人士表示,該項補貼政策尤其是原油的進口的補貼政策對中石化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政策取消,中石化的虧損將毫無疑問會加劇。
6月20日起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達16%-18%,但中石化股份公司人士表示,此舉并沒有有效彌補煉油虧損,即使計入所有補貼及成品油漲價收益,中石化煉油業務每噸仍虧損900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