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今天欣然宣布,經過二個多月的試生產,位于中國南海東部海域的自營油田流花11-1已成功復產。目前,該油田運行平穩,日產原油約二點三萬桶。
流花油田一九九六年投產,平均水深三百米,日產原油二萬桶左右。投產當年就以擁有七項世界第一的技術聞名于世,因而被稱之為“國際海洋石油皇冠上的明珠”。
二00六年五月十七日,臺風“珍珠”到達南海東部海域之后,臺風中心直襲流花11-1油田,其中心風力之強超過了可承受百年一遇臺風襲擊的設計抗臺能力。由于中國海油在臺風到達之前,采取安全撤離和關井等工作,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和溢油污染事故的發生。
臺風過后,在該油田作業的南海“勝利號”FPSO受到毀滅性打擊,流花11-1油田因此被迫停產。停產后,一天損失原油達二萬桶左右,按當時的油價計算,損失高達每天一千萬元人民幣。由于被毀的南海“勝利號”FPSO,自身尚載有二十六萬桶原油和七萬桶污油,如果不立即將其轉移至安全帶,萬一再有臺風巨浪來襲,很有可能會變成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
因此,中國海油制訂了緊急FPSO解脫方案,并開始檢修。由于大部分工作都要在情況復雜的水下三百米處實施,在世界海洋工程史上也沒有先例。而外國公司不僅報價高昂,而且在時間、進度和工程質量上無法保證,于是中國海油決定自己修復。
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流花11-1油田提前一年復產。僅此一項,中國海油增加收入約四十億元人民幣,增加原油產量一百二十萬噸左右。世界知名海洋工程專家稱贊,中國海油創造了世界海洋工程界的奇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