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周五(4月13日)公布最新月報顯示,3月全球原油供應量下降12萬桶至9780萬桶/日,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量下滑抵消美國產量增幅。
IEA預計2018年非OEPC產量增幅為180萬桶/日,比2017年70萬桶/日的增幅高了逾一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OPEC均已預測美國原油產量今年將超過1000萬桶/日,今日IEA也做出了相同的預測。
需求方面,IEA預期非全球原油需求將增長150萬桶/日,這與上月預期一致。IEA指出,由于全球經濟復蘇保持健康,國際油價已經從6月開始回升了55%,油價上漲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需求增長”。
另一方面,非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原油需求在第一季度被下修26萬桶/日,因“中國經濟數據表現疲弱”。而印度原油需求在今年頭兩個月增長38萬桶/日。
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經合組織成員國原油庫存2月下滑2600萬桶至28.4億桶,距離5年平均水平還有3000萬桶的差距,不過這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IEA表示,如果能保持當前的下滑速度,全球原油庫存有望最早在5月就回落至5年平均水平。同時煉油產品庫存已經跌至5年均線下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