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發改委昨日公布的這份重要規劃不僅著眼于設定發展目標的宏觀面,還包括了試點個人對外直接投資、推出黃金ETF和能源期貨、對沖基金有望正式登場等投資新看點。
●看點一:試點個人對外直接投資
此次重要規劃指出以建設人民幣跨境投融資中心為重點,加快提高金融國際化水平提高國際化程度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提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和影響力的關鍵。要抓住國際金融體系變革調整的機遇,以人民幣跨境使用為契機,不斷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加快建設人民幣市場,不斷提升上海金融中心參與國際金融競爭、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力。
在加快拓展金融機構全球服務能力方面,發改委表示研究推進在上海開展個人對外直接投資試點,拓寬境內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境外金融市場的渠道;在積極有序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方面,積極探索境外個人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有效方式。“在十二五期間,境內和境外投資市場可能實現打通。”一家外資銀行的研究部人士對記者分析,以往“走出去”和“走進來”限于機構投資者,但最新的規劃將范圍擴大到了個人投資者。這一重大變化與突出強調發展人民幣業務相符,只有在人民幣實現可完全自由兌換的基礎上,無論境內還是境外個人才有條件直接投資。而目前國內個人每年購匯仍受到5萬美元等值額度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溫州在1年前曾公布過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規定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年度總額不超過2億美元,單次境外投資額不超過等值300萬美元,多個投資者共同實施一項境外直接投資的投資總額不超過等值1000萬美元。這在當時引起廣泛關注,但試點尚未開展就被有關方面叫停。
●看點二:推出黃金ETF和能源期貨
此次重要規劃指出做深做精現有期貨品種,完善商品期貨產品系列,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屬類大宗商品期貨。穩步發展金融衍生產品,研究探索并在條件成熟后推出以匯率、利率、股票、債券等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研究探索并在條件成熟后推出黃金ETF和鈀金交易品種。
“黃金和原油是大宗商品期貨的兩大龍頭,目前國內只推出了黃金期貨。”一家券商系期貨公司的副總經理對記者表示,規劃中強調進一步提升上海期貨市場國際影響力,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同時,進一步發揮金融期貨市場功能,有序引導各類機構投資者參與,支持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逐步成為服務全國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風險管理中心。另外,支持有條件的市場機構兼并和收購境外交易所和交易平臺。
記者了解到,上海期貨交易所已經在推進原油期貨產品開發方面的工作。目前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主要參考紐約、倫敦和迪拜三地價格,中國作為原油進口大國在定價權上缺失影響力。而隨著上期所以后推出原油期貨,原油市場將出現“中國聲音”。
而中金所的未來規劃包括發展以國債為主的利率期貨,目前國內的國債余額規模超過6萬億,國債期貨有望助推國債在二級市場的活躍,外匯期貨品種目前則在研究人民幣兌外幣期貨。
●看點三:對沖基金有望正式登場
此次重要規劃提出上海要大力發展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適應居民財富日益增長的趨勢和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斷豐富財富與資產管理類金融產品。積極推動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設立專業化運營的財富與資產管理機構,加快發展證券投資基金、股權投資企業、創業投資企業、對沖基金等專業機構。“整體而言,對沖基金在國內基本是一片空白。”滬上一家期貨公司的研發部主管告訴記者,雖然部分陽光私募產品、公募基金專戶和券商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對外聲稱以對沖基金模式運作,但實際上只是以部分資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實現避險目的而已,與歐美成熟市場上的對沖基金存在很大差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