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哈原油管道(簡稱中哈管道)阿拉山口計量站主控室儀表顯示,中哈管道累計向國內輸油突破4000萬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中哈管道全長280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跨國原油管道,是連接里海油田到中國內陸的重要能源通道。中哈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蘇-阿拉山口管道2006年7月投入商業運營,二期工程第一階段2009年10月9日投入商業運營,由中國石油哈薩克斯坦公司中哈原油管道項目負責生產和運行管理。2010年12月16日,中哈管道向國內輸送原油累計達到3000萬噸。這條管道開辟了我國西部能源進口通道,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進入“十二五”,為保證管道最大限度地向國內輸油,中哈原油管道項目將油源組織問題作為完成輸油計劃的最關鍵環節,與有關部門一起,加強與買油方、供油方以及中哈兩國海關和商檢的溝通,與相關供油單位建立定期協調機制,及時跟蹤出口配額和路單落實情況,最大限度整合資源,保障油源正常供應。
今年(2011年)年初以來,為有效緩解供油不均衡的局面,中哈管道積極進行減阻劑試驗,增強管道自身的調節能力,取得可喜成果,使管道每月以最大輸送能力輸油,為輸油計劃的順利完成提供技術保障。2012年,隨著11號中間泵站的投用,在適量應用減阻劑的情況下,中哈管道年輸油能力將大幅度提高。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