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原油價格在8月份出現了劇烈波動。雖然目前油價反彈至90美元下方,但我們認為,由于需求淡季來臨,原油后市難有起色。
一、宏觀面動蕩,全球制造業陷入停滯
宏觀面動蕩緣于實體經濟的疲弱。全球制造業復蘇態勢到8月份幾乎停滯。美國、歐元區、中國的采購經理人調查均顯示,各地的制造業活動及訂單狀況正處于2009年中期以來最差的水平。美國供應管理學會的美國制造業PMI在8月報50.6,高于投資者擔心的48.5,但仍表明美國制造業處于2009年7月以來最疲弱的狀態。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8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持平,為2010年9月份出現小幅下降以來的最差表現。8月份失業率持平于9.1%。整個歐元區8月份的制造業PMI從7月份的50.4降至49.0,制造業活動出現萎縮,因產出和新訂單數量大幅下滑,且下滑態勢正在蔓延。其中,德國、法國也出現了經濟倒退跡象。與低迷經濟相對應的是高企的失業率,歐元區7月份的失業率繼續維持在10.0%的高位。整個亞洲地區的制造業也同樣低迷。中國PMI指數雖小幅上升,但遠低于表明經濟迅速擴張的水平。
二、淡季來臨,庫存升勢明確
原油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是商品市場的領頭羊。在市場的正常波動中,原油價格可能短時間被資金推高或打壓,但趨勢性的行情仍不會偏離其自身的供需面。這也是商品研究的根本所在。
從原油需求看,美國的交通用油占比71%,工業用油占比23%。交通用油對應著汽油、航空煤油等油品,其中汽油占比最大。每年5月底到9月初為美國的駕車高峰季節,這一時期美國汽油消費也大幅提升,8—9月是需求達到高峰的時間段。今年一、二季度美國的油品總需求尚能在1900萬桶/日上方,但7月份平均需求量卻下滑至1850萬桶/日。8月四個星期雖然需求有所攀升,最高曾達到2000萬桶/日,月均值在1960萬桶/日,但該值較往年正常的2200萬桶仍有較大差距。步入9月,駕車旺季結束,餾分油需求尚未興起,原油需求的淡季來臨。筆者認為,全球經濟低迷,原油出現反季節性需求上漲的概率很低。
從供應看,原油依舊承壓。據路透調查顯示,OPEC7月份原油產量料將升至近三年的最高水平,主要因為沙特和安哥拉大幅增產。7月份OPEC的12個成員國總產量均值預計為每日3007萬桶,高于6月份的每日2981萬桶,且高于利比亞戰爭之前的水平。8月底利比亞反對派已經攻入首都,增大了該國原油生產在未來幾個月恢復增產的可能性。除歐佩克方面的產出壓力外,美國的油品商業總庫存也在持續攀升——今年4月中旬油品總庫存跌至低位10.3億桶,但隨后又再度攀升,目前已經升至10.9億桶。美國油品總庫存的歷史峰值為11.17億桶。無論是從生產國還是最大的消費國看,油品供應都較為充足。
7—9月為美國颶風高發季節,9月如有大型颶風蒞臨墨西哥灣,不排除短時間內因供應問題推漲油價。在全球經濟不出現二次探底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后市原油價格仍將維持弱勢振蕩。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