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一直維持在70-80美元/桶區間內波動,近期油價再度上破80美元/桶的關口。在全球流通性泛濫的背景下,通脹預期明顯增強,原油價格后市有望沖擊100美元/桶。
當前美元和美國的貨幣政策已經成了推升國際油價的最大動力,美聯儲有意實施新一輪資產購買計劃以刺激經濟,其最新的國債購買計劃規模至少1萬億美元,甚至可能更多。10月12日,美聯儲公布9月21日議息會議紀要,幾乎未給市場留下任何懸念,其將在11月3日的會議上采取行動,這一天恰值美國中期選舉后第一天。自9月21日美聯儲會議以來,原油價格上漲9%至83美元/桶上方,同期美元指數下跌近6%。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已箭在弦上,歐洲、日本的貨幣政策亦只會追隨美國亦步亦趨。因此,國際貨幣體系繼續出現緊張,國際金融市場因大量資金短期快速流動、貨幣匯率大幅波動而出現動蕩、原油市場包括其他大宗商品出現資產泡沫看來已在所難免。
與此同時,各大主要能源機構紛紛上調原油需求,更助推了油價。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2日發布的10月月度報告中,將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預期調高10萬桶/日,并將2010年非OPEC成員國的石油供應預期調高10萬桶/日。OPEC報告稱,夏季高溫與美國駕車高峰因素支撐第三季度石油需求增加。
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13日發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預計201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將較去年增長2.1%,達到8,606萬桶;該機構還溫和上調了美國和中國的石油需求預期。報告顯示,該機構將中國石油日需求量預期在9月預測基礎上上調了5萬桶,至946萬桶。這一預期較中國09年石油日需求量增加70萬桶,增幅8.4%。能源情報署還將美國石油日需求量預期在9月預測基礎上調升了4萬桶;目前預計美國石油日需求量將增長20萬桶,至1,897萬桶,增幅1.1%。預計2010年美國石油需求量將出現2005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上升。預計2011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增長138萬桶,至8,744萬桶,增幅1.6%;較9月預期提高了8萬桶。該機構預計中國2011年石油日均需求量將增長53萬桶,至955萬桶,增幅5.9%;較9月預期上調了5萬桶。
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10月13日公布的月報指出,由于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上個季度的經濟復蘇拉動原油需求,最新月報決定調高2010年和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該機構預計2010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將增加30萬桶,達到8,690萬桶,2011年則將升至8,820萬桶。
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原油需求在增加,2010年9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2329萬噸,較09年9月的1720萬噸同比增長35%,較8月2090萬噸環比增長11%。2010年1至9月,中國進口原油18116萬噸,較2009年同期上漲24.1%。中國9月原油加工量有望回升,促使原油進口量大增。
此外,歐佩克14日會議增產的可能性不大也提升了油價。同時身兼歐佩克輪值主席的帕斯托(Wilson Pastor)13日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14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時將對維持目前的原油產量限額不變抱有共識。他表示,歐佩克成員國對目前的原油價格感到滿意,并不擔心油價會突破每桶80美元。
綜上所述,在全球流通性泛濫的背景下,通脹預期明顯增強,加上原油需求的復蘇。國際油價經過長達16個月的調整,有望展開補漲,后市將沖擊100美元/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