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和通脹炒作退潮
探討此輪農產品整體顯著上漲行情的根源,我們認為季節性天氣升水是主要誘因,而由寬松流動性政策引發的通脹升溫預期則是本輪反彈行情得以深化的根本性因素。充裕的流動性對應缺乏投資價值的實體經濟,令商品尤其是具備價值洼地的農產品成為投機資金較為理想的場所。
但隨著8月6日以來CBOT小麥漲勢出現退潮勢頭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認為農產品的天氣升水行情已經進入衰竭期。另外,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已經對通脹升溫預期進行了較大程度的釋放,而從發達國家反映的經濟數據看,各國經濟復蘇之路坎坷,發達國家仍在考慮是否出臺新的救市政策。從這個角度我們認為市場對于通脹的憂慮已經透支,發達國家目前面臨更多的可能是通縮而非通脹問題。因此,我們認為天氣、通脹兩大因素對盤面的推動作用已經趨于衰竭。
原油弱勢自顧不暇
在天氣、通脹等因素輪番炒作充當農產品牛市推手之后,原油能否如上輪牛市行情表現,拿過接力棒充當新的動力源(12.68,-0.32,-2.46%)?我們認為,農產品工業屬性可能會有所激發,但幅度相對有限,因此依靠油價走高帶動農產品牛市的想法不太現實。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生物柴油降溫。2008年金融危機原油暴跌后,生物柴油的概念炒作猶如美麗的肥皂泡被刺破,隨后被市場逐步遺忘,同時由于原油價格維持相對低位區域,生物柴油加工收益持續不佳,市場對生物柴油能源替代作用的關注熱情消退。尤其是美國政府決定從2009年的最后一天開始廢除生物柴油的稅費減免(即生產每加侖柴油補貼1美元)政策,此舉令美國生物柴油業遭遇寒流,2010年上半年美國生物柴油產量出現大幅下降。
不過,生物柴油的發展盡管在美國2010年遭遇一定遏制,但從整個發展前景以及美國農業部對美生物柴油發展信心看,生物柴油仍然具備較大的發展市場,只是與2009/2010年度相比,其對植物油的提振作用將更多地體現在2010/2011年度。
其二,原油在顯著突破走高前,其對農產品激發作用有限。從最近一段時間原油、美元以及商品三者的關聯程度看,三者之間的關聯度在減弱。原油與農產品的聯動性也在減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原油較長一段時間在箱體內震蕩,對整體商品形成的影響力相對有限。而且,從原油自身中長期基本面以及資金的流向上看,原油中期仍然不具備突破4月底5月初的階段性頂部(87.15美元)的動能。經濟復蘇一波三折導致全球市場對未來經濟更多的是通縮擔憂而非通脹,在這種背景下,供需基本面缺乏顯著亮點的原油市場對資金吸引力度不夠,難以形成大漲行情。
盡管油價在75美元附近將遭遇強支撐,后期整體以震蕩反彈為主,但由于暫未有宏觀資金或投機資金顯著入場的跡象,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突破5月初創下的階段性高位難度較大。其對商品所能形成的提振作用將相對有限,對農產品工業屬性的激發作用也有限。
農產品走勢分化
在新的動力源出現之前,農產品雖然有望整體維持牛市特征,但震蕩整理必將成為市場的關鍵詞,且具體品種的表現也可能出現較大的分化。
其中,小麥市場由于供應受到較為嚴重的威脅,可能已經步入牛市的征途。但大豆類產品由于后續推動力量的逐步減弱,我們認為有效突破1050-1060美分/蒲式耳階段性頂部的阻力較大,除非有實質性的利多題材刺激。從豆類產品的運行時間規律上看,2010年下半年仍只是震蕩蓄勢期的延續,為未來一輪農產品牛市積蓄充足的量能。隨著大豆2010年美豆產量的明朗化,供應性壓力以及最大程度反彈動能釋放后積聚的做空動能,有可能將美豆價格快速重新打壓回900美分并再次徘徊較長時間,以等待下年度新一輪農產品牛市周期的啟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