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以“新勢力、新常態、新突破”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在青島閉幕。與會專家認為,作為前景看好、潛力巨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石墨烯從制備到應用各個環節應齊發力,尤其要突破技術瓶頸拓展高端應用,同時要強化研發和應用的銜接,研以致用,讓石墨烯作為“明星材料”的獨特價值充分彰顯出來。
石墨烯應用端的問題一直是業內專家反復強調的重點,近來也取得了不少進展,產業化也一度成為中國石墨烯產業引以為傲的環節。“中國的石墨烯產業化做得非常好?!眲虼髮W工程系與納米科學中心—納米材料和光譜學課題組組長及納米技術專業教授、劍橋石墨烯研究中心創始人兼主任Andrea C. Ferrari教授表示,“我們現在和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眾多國家都有產業化合作,而中國在石墨烯產業化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金,這也是我們選擇與中國合作的重要考量之一?!?
然而,國外專家看重的是中國在人力和資金投入方面的優勢,而非技術。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石墨烯產業化仍集中在低端應用領域,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嚴重,這并不能對整個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部分應用產品中,石墨烯的概念效應大于真正的實用價值。與國外相比,國內在光、電、量子效應等石墨烯的高精尖應用領域仍有不小差距,而這些高精尖應用才最能體現石墨烯的獨特價值,也最有可能產生石墨烯獨有的不可替代性能。
對此,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認為,國內科研機構與企業實力、財力有限,必須先能生存、再謀發展。他認為,“石墨烯的產業化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提升傳統材料的性價比;第二個階段則是作為核心新材料開發出新的產品,成為傳感器、激光器、高端電子元器件等領域不可替代的新材料。目前,我們還處在初級階段”。
東旭光電副總經理、碳源匯谷董事長王忠輝也認為,國內企業從石墨烯低端應用做起無可厚非,但適度的挑戰性是必要的,如果太過集中在低端就會拉低產業層次、降低產業門檻、有損產業形象。
中國中車超級電容研究所所長阮殿波認為,研發和應用脫節也是目前石墨烯產業化中需要正視的問題,打通整個產業鏈形成產業閉環勢在必行。王忠輝也表示,要加強科研院所和企業互動,讓科研院所的研發方向和研發成果真正與企業發展的實際訴求形成良好匹配、研以致用。
此外,專家認為,對石墨烯的投資也要保持清醒和謹慎。近年來,業內對石墨烯的炒作甚囂塵上,“熱”得有點過。隨著石墨烯的許多應用相繼開發出來,中試成為了薄弱環節,也是最需要投資的環節。因此,資金應該向中試傾斜,而不要浪費在低端和重復建設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