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8日內蒙古包頭市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上,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稀土行業將重點推進六大舉措補齊清潔生產、資源保護、高端材料應用的短板,力使全行業整體步入以高端應用、高附加值為主的發展階段,充分發揮稀土的戰略價值。
據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周長益介紹,“十二五”我國稀土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稀土礦資源開采、生產和銷售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得到遏制。但制約稀土產業發展的一些問題依舊存在,如清潔生產水平還不能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稀土非法開采違規生產時有發生、稀土高端材料應用發展緩慢。
“針對以上問題,“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重點推進六大舉措。”周長益說。一是進一步強化資源和生態保護,加強監控,合理調控稀土開采生產總量,建立綠色開發機制;二是支持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瞄準中國制造2025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需求,建設稀土創新中心服務平臺;三是推動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發揮六大稀土集團作用,實現集約化生產,促進稀土材料高質利用;四是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構建循環經濟,提高企業環保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率,建設數字化礦山和智能工廠;五是推動利用境外資源,加強稀土國際合作;六是打造新價值鏈,發展精深加工,擴大稀土在節能、環保和家電等下游領域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干勇向記者表示,在稀土產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稀土高端產品比例低是最大的短板。稀土新材料應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在“十三五”融入這些中高端產業,必須推動稀土中下游產業的集約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稀土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訴苦說,目前稀土礦產資源盜采盜挖現象還時有發生,導致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低迷,正規廠家苦不堪言。他呼吁國家有關部門采取強有力措施解決這一頑疾。建議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同時盡快完善稀土產品追溯體系,倒查市場上稀土產品來源,斬斷稀土黑色利益鏈。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完善稀土行業管理政策法規,《稀有金屬管理條例》有望年內出臺;針對稀土企業產量約束的《稀土生產總量控制計劃管理辦法》正在加緊修訂;《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正在加緊編制。
本屆論壇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中國工程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中國稀土學會主辦,國內外20多家企業在論壇上簽署了31個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達100億元。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