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9日-30日舉行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G20成員國明確將力促可再生能源發(fā)展。中國正在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凡榮介紹,G20能源部長會議形成了4項成果,包括主文件《2016年G20能源部長會議北京公報》和3個附屬文件。公報重點強調G20成員國在應對世界能源發(fā)展共同挑戰(zhàn)方面發(fā)揮表率作用,并為此采取一致行動的意愿。
業(yè)內人士認為,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我國目前無論是“質”還是“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巡視員郭偉此前介紹,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水電裝機3.19億千瓦,風電裝機1.29億千瓦,太陽能發(fā)電裝機4318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從2010年的25%提高到33%。根據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國際組織“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的測算,中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不含水電)裝機容量約為199吉瓦,居世界首位。
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近幾年快速發(fā)展,技術水平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光伏電池實驗轉化率已經達到23.5%,量產轉化率達到20.13%;此外,多晶硅組件功率能夠達到330W,與世界領先水平齊平,而2012年,我國光伏組件功率大多僅能達到240W左右。
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fā)展,其應用范圍、領域也在不斷擴大。中國光伏行業(yè)協(xié)會理事長、天合光能董事長兼CEO高紀凡說,未來光伏技術的應用出現從固定走向移動的趨勢,光伏技術首先會應用于汽車等領域。天合光能已經在和一些電動汽車廠合作,由天合光能來設計太陽能車頂。除汽車外,未來光伏技術也會應用在其他移動設施方面,天合光能正在考慮在移動方面與各行各業(yè)進行合作。
此外,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yè)“走出去”,將促進周邊國家電力系統(tǒng)的完善,拉動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據了解,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存在電力缺口,其中,印度、柬埔寨、緬甸等國家由于電網建設落后,大片地區(qū)為無電區(qū)。目前,晶科、晶澳、天合光能等光伏企業(yè)在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已經設廠。高紀凡說,天合光能與印度的合作將致力于滿足印度光伏市場需求,帶動印度高新技術產業(yè)的進步。
中國電力企業(yè)聯合會黨委書記、原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楊昆此前也表示,中國將重點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qū)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這對于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國際合作、推動各國經濟升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