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15中國清潔燃料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當前多地出現的重霧霾天氣成為論壇討論的一大焦點。與會代表認為,通過供暖燃煤鍋爐改造,加快天然氣、醇基燃料、生物燃料等清潔替代燃料的應用,是治霾的有效解決方案。
中國清潔燃料行業協會會長李曉妮表示,發展清潔燃料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打造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手段。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王峰認為,清潔燃料行業要加強產學研用結合,大力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指出,當前治理環境污染成為百姓的呼聲,也是政府的施政理念之一。這不僅是清潔燃料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企業界代表分析了發展清潔燃料助力治霾事業的路徑。富力佳能源發展公司董事長韓寶樂提出,在汽車行業推廣甲醇燃料、乙醇燃料等清潔燃料是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要一環。目前國家已頒布車用甲醇燃料和M85甲醇汽油標準以及M85加注站建設規范等,M85甲醇汽油迎來發展機遇。
中國石油華北天然氣銷售公司葉紅軍處長指出,截至2014年底,全球LNG年液化能力突破3億噸,LNG市場面臨供大于求。我國天然氣需求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我國應抓住有利時機,實施天然氣替代燃煤發電和供暖。
中節能(宿遷)生物質能發電公司副總工程師高偉認為,發展生物質發電可以避免秸稈燃燒造成的大氣污染,是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還處在起步階段,在電力結構中占比極小。生物質發電面臨成本高、盈利能力差、原料缺乏穩定供應、碳排放交易前景不明等諸多問題,需要多方合力清除發展障礙。
金景達(北京)環保熱力科技公司油品事業部經理李昆靜認為,目前大氣污染很大程度來自燃煤小鍋爐。以甲醇為基礎的醇基燃料單位熱值成本低,替代燃煤優勢明顯,而且使用醇基燃料的鍋爐在設計、制造、運行方面都很容易實施。據介紹,到2015年底,北京市將取消所有燃煤鍋爐,改由清潔能源替代;京津冀及周邊各市也要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冰島碳循環利用公司中國辦事處產品經理王文華表示,希望政府出臺鼓勵使用清潔燃料的政策,比如增加二氧化碳和PM2.5排放的稅收,為清潔燃料利用項目的建設審批提供便利,對相關新技術的首套示范設備給予支持等。
針對企業的呼聲,國家發改委國際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白俊指出,清潔燃料是我國能源結構從高碳轉向低碳時代的重要貢獻者,目前存在價格僵化、市場準入限制等機制問題,需要國家進行統籌改革。企業也要在清潔燃料經濟性、技術成熟度、能源密度、儲運安全性、規模化等方面不斷提升,培育競爭優勢。
論壇由中國清潔燃料行業協會和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