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點行業突出環境問題得到緩解、清潔生產技術研發和推廣步伐加快,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這是記者從6月30日-7月1日于江蘇鹽城舉行的全國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會上獲得的消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在講話中指出,“十二五”以來,石化行業環保工作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節能減排進展積極,2014年全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7.98%,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燒堿、純堿等高耗能產品綜合能耗分別比2010年下降34.4%、7.3%、8.8%、5.7%、4.5%。此外,2010年以來,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2013年COD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6.4%,氨氮排放量自2005年以來已累計下降60%以上。
二是重點行業突出環境問題得到緩解。在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汞污染防治方面,2014年全行業低汞觸媒應用率已達40%以上,汞用量大幅削減,無汞觸媒研發取得積極進展。針對鉻渣污染問題,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完成了歷史遺留鉻渣的處理,現有生產企業的鉻渣做到當年產生當年處理;采用新工藝及經過技改的鉻渣排放量由過去的2.5噸/噸產品,下降到0.8~1.2噸/噸產品,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的產能已達到52%。磷石膏利用方面,我國已走在世界前列,利用率達到30%以上,而全世界平均利用率仍在10%以下。
三是清潔生產技術研發和推廣步伐加快。以多噴嘴、航天爐為代表的先進煤氣化技術在氮肥、甲醇等行業推廣應用,解決了傳統裝置規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難題;染料行業推廣的膜過濾、原漿噴霧干燥等多項清潔生產技術大幅度減少了廢水、廢渣的產生;石油煉制行業應用的低氮燃燒、催化原料預加氫等技術,大幅削減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
周竹葉同時強調,2014年全行業能源消費總量達5.28億噸標煤,比上年增長5.2%,位居工業部門第二位。而且,全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距“十二五”期間下降18%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行業要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牢固樹立生態環保紅線意識。化工企業尤其是精細化工企業,要積極采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減輕末端治理壓力,在行業污染治理關鍵共性技術開發上取得突破。此外,化工企業還應積極踐行責任關懷,努力改善和提升行業形象。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