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歐盟日前發布了氣候和能源政策新目標白皮書,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1990年減少40%,可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結構中占比增至27%以上。歐盟自稱這是一個“高性價比”的目標,可以兼顧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
不可否認,40%的減排目標在其他國家、地區眼中頗具雄心,但對于歐盟來說并非天文數字。歐盟早先計劃在2020年減排20%,而在2012年就已經完成18%,屆時應該會超過24%。歐盟氣候行動專員康妮·赫澤高告訴記者,“留待下一個十年減排周期的任務約16%。”她認為這依舊是個富有挑戰性的任務。白皮書規定,成員國減排目標必須依靠自身政策舉措完成,意味著無法購買碳排放額度來充數。
法新社認為,2030年削減40%是歐盟的底線,否則將把所有重擔推后,最后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白皮書對于能源轉型也有量化規定,即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不低于27%。成本上漲逼迫各國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同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與主要貿易伙伴間的能源成本差距正在擴大,其中工業用電價格超過美國兩倍,比中國高20%;工業用氣價格是美國和俄羅斯可比價格的3到4倍,比中國高12%。報告認為,化石燃料依賴進口是主要原因。
在赫澤高看來,歐盟“2030戰略”最富性價比。據歐委會此前調查,嚴格的減排目標可以釋放低碳行業數十億歐元的投資,而一旦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30%將創造超過56萬個就業崗位。歐盟的“2030戰略”也將給中國帶來新的合作機遇,“譬如,歐洲對于汽車尾氣排放有著嚴格的標準,我想中國也可以借鑒并制定更為嚴格的法律法規。”赫澤高說。
白皮書能否正式生效前途未卜,今年三月將提交至春季峰會審議,歐委會希望議會和理事會能在今年年底前通過。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