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實現北海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必須要有產業支撐,特別是龍頭企業的帶頭積聚的帶動和支撐。中國石化北海煉化公司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條件下應運而生。近日,廣西新聞網記者走訪中國石化北海煉化公司,深入了解這個創造了“北部灣速度”和中國石化最快速度的中國石化在西南地區最重要的煉化企業。
據介紹,2008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與中國石化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建設北海煉油異地改造石油化工(20萬噸/年聚丙烯)項目。2008年11月該項目獲得自治區發改委核準。該項目主要包括原料預處理、催化裂化、聚丙烯等12套生產裝置,此外還有污水處理、余熱回收等44套輔助系統。配套建設有湛江至鐵山港原油管道工程、320萬方原油商業儲備庫、北海至南寧成品油管道工程。
項目總體投資達123億元,原油加工能力達到500萬噸/年,主要產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腦油、聚丙烯、石油焦、高等級道路瀝青、硫磺、苯、二甲苯、液化石油氣等。
據了解,2011年12月31日,中國石化與北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成立中國石化北海煉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海煉化)。地處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臨海工業區,距北海市區約40公里,南鄰鐵山港碼頭,是中國石化在西南地區最重要的煉化企業。
中國石化北海煉化公司總經理助理祝平告訴廣西新聞網記者,北海煉油異地改造項目在建設之初,就得到了北海上下的全力支持,創造了“北部灣速度”和中國石化最快速度。
祝平表示,2009年5月7日北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石化簽署了戰略框架協議,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同年7月中國石化組建了北海煉油異地改造項目籌備組,實施北海煉油異地改造石油化工(29萬噸/年聚丙烯)項目。項目于2010年3月土建開工,2011年9月底工程全部建成中交,建設期歷時18個月,創造了“北部灣速度”和中國石化最快速度。項目于2012年1月1日實現全面投產。
祝平說,北海煉化按照“大型、先進、系列、集約、綠色”的原則建設,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生產裝置采用聯合布置、集中控制、統一管理。原油加工適應性強,可加工高酸高硫重質原油,生產出高品質的煉油和化工產品,成品油全部達到歐IV標準,硫磺達到食品級,液化氣等各種產品產品質量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項目投產后,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一流水平。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