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國家能源委員會(下稱“國家能源委”)自2010年成立后首次進行人員調整。昨日,中國政府網消息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任國家能源委主任,副總理張高麗任副主任。
調整后的國家能源委委員共20人,與上屆相比減少1人,主要是原國家電監會與國家能源局重組后,少了電監會的1個名額。其中,安全部部長、環保部部長、水利部部長為上屆委員留任,其余均是新人。
記者注意到,上述消息中沒有對國家能源委的職責重作界定,而其成立之初擬定的一些職責,與國家能源局部分職責重疊。
能源委員會換員
國家能源委于2010年成立,時任總理溫家寶擔任主任,時任副總理李克強任副主任。
此次人員調整,除原電監會因機構合并不在列,其余20個部門與初設時相比沒有變化。其中安全部部長耿惠昌、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水利部部長陳雷成立時就是委員。來自央行的委員由副行長劉士余擔當,2010年時由行長周小川出任。
其他16名委員包括:國務院副秘書長肖捷、中央財辦主任劉鶴、外交部部長王毅、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科技部部長萬鋼、工信部部長苗圩、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國土部部長姜大明、交通部部長楊傳堂、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國資委主任蔣潔敏、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梁、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和發改委副主任兼能源局局長吳新雄。
與初設時相同,國家能源委辦公室主任由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兼任,副主任由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兼任,辦公室具體工作由能源局承擔。
國家能源委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國家能源領導小組。2005年5月,為研究中國能源領域的重大問題和政策,中國成立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下設能源辦公室。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擔任組長,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任能源辦主任。而此次國家能源委委員與能源領導小組成員涉及的部委也基本相同。
能源管理職責依然不清
2010年4月國家能源委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定調新能源發展,此后公開渠道就不再有國家能源委的消息。
2008年機構改革時,外界期望重設能源部。想法落空后,外界認為國家能源委可能會參與日常能源管理工作。但成立至今的情況顯示,國家能源委主要是一個協調機構,其成立依據是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于議事協調機構設置的通知》,并不參與日常能源管理。
根據成立時的通知,國家能源委的主要職責被界定為:負責研究擬訂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審議能源安全和能源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統籌協調國內能源開發和能源國際合作的重大事項。
而按照國家能源局新的“三定方案”,能源局將強化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的擬訂及組織實施,加強能源預測預警,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完善能源監督管理體系。
可以看出,國家能源局的能源發展戰略與國家能源委職責有部分重疊,事實上,國家能源委的主要職責也分散在能源局各個業務司。而能源局要加強的能源安全和體制改革職責也朝著一個全面的能源監管部門發展。
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趕上國家取消和下放部分審批權限。同時受累于原局長劉鐵男案影響,能源局的審批權廣為詬病。為此,局長吳新雄提出要轉方式,加強服務和監管,在各個能源領域建立服務能源企業科學發展協調工作機制,并密集下基層調研,改進工作作風。
不過一位觀察者認為,國家能源局的權力并沒有得到加強,超級能源部最終也沒有實現,能源相關的管理職能依然分散在各個部委,大的能源改革還需要更高層面協調,國家能源委更多的是這方面的職責,能源局職責基本沒有變化。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