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0年8月世界首個煤制烯烴項目——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裝置投產后,神華寧煤、中原石化、大唐多倫也陸續投產煤制烯烴項目并商業化。煤制烯烴項目的最終產品主要是聚烯烴。作為聚烯烴產品的一條全新原料路線,煤制烯烴能夠替代石油路線主宰聚烯烴市場嗎?
低價策略沖擊市場
據南京藍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介紹,煤制烯烴以價格為突破口打市場,與石油原料制得的同級別產品相比價格偏低。今年11月底,聚丙烯拉絲牌號神華包頭L5E89天津倉庫提貨價格為10900元/噸,神華寧煤1102K價格為10850元/噸、L5E89報價為10850元/噸;而以石油為原料的聚丙烯拉絲牌號鎮海煉化T30S價格為11000元/噸,大慶石化T30S報10850~11000元/噸,。
今年11月初,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裝置進行了入冬后第一次大檢修,主裝置更換了部分關鍵設備,優化了運行指標,檢修后一次投料開車成功。圖為神華包頭煤制烯烴主要裝置及儲罐區外景。 (本報記者 呼躍軍 攝)
地處寧波中國塑料城的浙江輝越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柳良德告訴記者,目前,煤基烯烴比石油基烯烴每噸便宜100元左右。煤制烯烴具有成本優勢,如果產能更大,價格還會更低。去年12月,華東地區聚丙烯拉絲牌號包頭神華L5E89以及神華寧煤1102K的主流市場價格與石油基產品價差曾達到200~250元/噸。
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公司銷售經理李輝則把煤制烯烴產品比石油路線產品價格低看成很正常的市場行為。他認為,新裝置剛投產,產品只有比別人價格低,才能改變用戶使用習慣,讓用戶和市場接受。
煤制聚烯烴為聚烯烴用戶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圖為淄博雙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正在對購進的神華寧煤1102K牌號聚丙烯進行卸車,該產品到廠價格比石油基聚丙烯每噸低100元。 (本報記者 張興剛 攝)
然而,這種“正常的市場行為”仍給聚烯烴市場帶來了一定影響。據了解,目前煤制聚烯烴還是以通用料為主。國內聚烯烴通用料市場經過2009~2010年國內產能的大幅擴張后,已經呈現供需失衡的格局。而煤基聚烯烴低價入市,使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聚丙烯拉絲級別通用料價格競爭更為激烈。有貿易商抱怨,經營聚烯烴通用料利潤大幅縮減。
柳良德向記者表示,煤基聚烯烴進入市場后,產品供應總量增加,對市場帶來一定沖擊。去年四季度聚丙烯市場出現一波下行走勢,3個月內的跌幅達16.14%。
煤制聚烯烴產品低價對市場影響更大的是對聚烯烴市場心態的影響。市場不佳時,煤基烯烴價格下跌較快,加大了市場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降價的預期,對這兩大集團銷售帶來一定壓力。
目前,煤基聚烯烴已經開始在塑編加工企業得到普遍應用,走進國內任何一家塑編加工企業幾乎都能看到煤制聚烯烴產品的身影。圖為浙江臺州一家塑編加工企業所用的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煤制聚丙烯產品。 (本報記者 張興剛 攝)
此外,煤基聚丙烯低價入市對聚丙烯粉料沖擊相當大,正加速聚丙烯粉料市場優勝劣汰。“現在煤基聚丙烯進入市場,粉料企業已經很難做了。”生產聚丙烯粉料的江蘇貝塔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艾黎一臉愁容地告訴記者,在性能上聚丙烯粒料好于粉料,且對粉料有較強的替代性,但聚丙烯粉料比粒料每噸便宜200~400元。如今,由于煤基聚丙烯都是粒料,而其價格和粉料接近,導致聚丙烯粉料的低價優勢越來越不明顯。
據了解,目前,國內聚丙烯粉料投資熱度和2007~2009年相比明顯降溫。2011年之后,新建聚丙烯粉料裝置明顯減少,從2011年底至2012年上半年,山東、江蘇等地區只有4家粉料企業裝置擴能12萬噸左右。截至2012年11月初,國內始終沒有新建聚丙烯粉料裝置投產,產能增加緩慢,反而因部分粉料企業長期停車,實際產量出現負增長。曾經利潤豐厚的聚丙烯粉料行業正面臨萎縮。
使用性能有待改進
煤基聚烯烴與石油路線生產的聚烯烴相比價格偏低,二者使用性能是否有差別呢?
廈門象嶼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是神華集團的華南代理商。該公司業務經理陳少杰向記者介紹,他們代理的神華兩個主要牌號聚丙烯L5E89、高密度聚乙烯8007,分別與石油基產品T30S、8007的性質用途類似,L5E89用于紡織纖維、編織袋等拉絲,8007用于周轉箱、桶類等低壓注塑。“這兩個牌號在華南用得還不錯,按30%~40%比例摻混沒問題。但也有工廠反映摻加比例高了就不行,材料脆一點、顏色發黃。”陳少杰說。
生產編織袋、包裝袋的河南洛陽市強勝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忠元告訴記者,煤基聚丙烯與石油基聚丙烯差別不大,就是拉絲韌性差一點。
在年產各種塑編袋3000萬條的淄博雙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拉絲車間,總經理鞏向志指著拉絲機介紹說:“現在我們是石油基聚丙烯與煤基聚丙烯各自一半摻混使用,如果單獨使用煤基聚丙烯,斷裂強度與延伸率不行。但由于價格便宜,現在編織袋加工企業基本都混用了煤基聚丙烯。”
某軟包裝薄膜材料工廠負責人也表示,煤基聚丙烯拉絲料用于生產對原料要求相對較低的厚膜還可以,但要單獨使用生產薄點的膜時就不行,需與石油基聚丙烯拉絲料混合方能使用。
淄博隆迪塑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聚丙烯板材的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馬偉介紹說,他們用了煤基抗沖共聚聚丙烯牌號2500H后,效果不好,材料發脆,現在停用了。
記者還了解到,一些對原料要求較高的塑料制品工廠,對煤基聚烯烴使用持疑慮、謹慎的態度,都還沒有使用,有的管材企業甚至還不知道煤基聚烯烴。安徽天大塑料復合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永軍向記者證實,煤基聚烯烴用在一般拉絲上還可以,但是用于管材等一些功能性塑料上還不行,其抗沖擊指標差。
針對市場上反映的煤基聚烯烴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李輝認為,新裝置生產出來產品后,有個逐步適應市場的過程,某個指標不合適,會根據用戶反饋的問題慢慢改進,使之成為市場主流產品。同時,他還認為,某些指標不合適,也和用戶對裝置的駕馭能力、工人的熟練程度有一定關系。
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唐宏青表示,產品發脆、發黃有可能是煤制烯烴裝置含氧化合物去除的問題有待改進。煤制烯烴項目方當前還是應該把裝置先穩定下來,然后再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新工藝發展都有一個過程。煤制烯烴與石油制烯烴,最終都是用乙烯、丙烯聚合,正常生產了這些問題都能改進,都能解決,沒什么技術問題。
完全替代并不可能
煤制烯烴結束了過去單一以石油為原料制烯烴的歷史,打破了中石化和中石油一統天下的格局,市場逐漸形成多元化競爭態勢。目前神華包頭、神華寧煤、中原石化、大唐多倫的煤制烯烴項目總產能已達176萬噸,其中聚丙烯140萬噸、聚乙烯36萬噸。煤制烯烴還以拉絲級產品為主,生產牌號也少,神華包頭聚乙烯能生產8007、7042等4個牌號,大唐多倫在市場上較多的牌號為L5E89,神華寧煤聚丙烯目前能生產2500H、1102K、2440K這3個牌號。
記者了解到,當前我國煤制烯烴商業化步伐也在加快。根據《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在2012~2015年,我國將重點推進15個煤化工升級示范項目,其中至少5個是煤制烯烴項目。以烯烴為主要經營產品的中石化,在今年9月28日,成立專門負責煤化工業務的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規劃在“十二五”期間建設內蒙古、新疆、貴州、安徽、河南和寧夏等6個煤化工基地,而且已經在內蒙古、安徽、河南、貴州啟動了4個煤制烯烴項目,烯烴總產能達到310萬噸。
那么,煤制烯烴能否逐步替代石油路線烯烴而主導市場呢?業內人士分析,受技術、水資源、環保等條件的約束,“十二五”期間石油路線制烯烴仍將處于主導地位,煤制烯烴只會處于輔助地位。
李輝向記者表示,目前煤制烯烴只是擠占了中石化、中石油的部分市場,還占不了市場主導地位。比如聚丙烯,中石化有500多萬噸,中石油有300多萬噸,而煤基聚丙烯也就100多萬噸。煤制烯烴只能是市場的有效補充,在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有一定的供應體系。
唐宏青也表示,石油煉制廠從原油中可以生產幾十種產品,石腦油是煉廠的主要產品之一,石腦油制烯烴是煉廠的輔助工藝,不可缺少。煤化工只能使烯烴市場得到補充,缺哪些品種由煤化工來補。
另外,還有專家指出,“十二五”面臨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煤制烯烴不宜大規模推廣,應進一步優化建設方案,開展升級示范。而且,煤制烯烴企業都處于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距離消費市場較遠,面臨運輸成本高、運輸不暢、配套物流尚不完善等問題。例如,神華包頭聚丙烯拉絲牌號L5E89去年12月在包頭提貨價僅為9600元/噸左右,但到華東地區運費就高達550~650元/噸,除去運費成本,實際成本優勢削弱,而且還有可能發生運輸不暢的情況。
周永軍也向記者表示,煤基聚烯烴如果運費高,并不比石油路線的聚烯烴便宜。他們曾經用過一段煤基聚烯烴,后來停用了。
李輝認為,日后煤制烯烴也完全替代不了石油路線制烯烴,但有可能會與中石化、中石油的石油制烯烴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