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遠程 徐振蘭)中原油田采油二廠工藝研究所注水室主任陳言美,從中原石油學校畢業后,就跨進了石油行業的大門,來到條件艱苦的作業隊,一干就是13年。從走出校門那天起,他就發下誓言,要練就一身過硬的技能,即使當一名普通石油工人,也要當個響當當的金牌工人。
2006年憑借出色的工作,他被調入工藝研究所。為了熱愛的油田事業,他克服各種困難,白天認真做好自己的業務工作,晚上和業余時間都全身心投入學習,在很短時間內熟練掌握了各種注水新工藝、新技術,通過成熟配套的注水集成工藝技術全力配合濮城油田的精細注水開發工作。
他勇挑重任,積極研究探索注水工作的開展思路,制定出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使注水工作得到有序的開展;他經常早出晚歸深入基層,調查注水工藝現狀、存在問題。只要有注水井停產作業,他總是加班加點盯在現場,觀察起出井下管柱情況,落實問題,分析原因,錄取第一手資料……
面對作業施工中出現的技術難題,他積極研究治理對策。濮3-411井是一口大斜度注水井,最大井斜45.3°,由于井斜度大,原管柱選用了Y541封隔器和扶正器,但管柱有效期只有42天,這次起出管柱后未發現任何問題。為攻克這個難題,他抱著“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的信念,與主管領導結合,決定忽略井斜的因素,采用Y111+Y221封隔器組合,由于擔心座封不成功,自己親自現場指導座封,認真核對管柱深度,計算座封高度,最后試注29兆帕套管溢流無變化,這口井分注成功,為以后同類井的分注提供了借鑒。
他在實踐中也學到了好多的專業知識和寶貴的經驗,為我廠注水工作的開展,贏得了大量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根據四寸套分注井逐年增多的趨勢,陳言美創新思維,實現深井(>2700米)的四寸套分注工藝;針對套管腐蝕擴徑嚴重,封隔器密封不嚴的技術難題,陳言美進行了科技攻關,采用雙級膠筒封隔器和雙級封隔器兩種分注工藝實現了對腐蝕段套管的密封,延長了管柱有效期;自主創新研制的射流解堵和高壓物理解堵工藝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近井地帶堵塞、污染,節約酸化費用90多萬元;通過對Y221封隔器洗井閥的改進,對于洗井失效的問題井,進行了成功治理。目前已成功治理問題井20余口,節約作業及工具費用105萬元。
今年,陳言美主創的《大極差分注工藝的改進與應用》獲局創新創效一等獎,《Y221封隔器洗井閥的改進與應用》獲得采油二廠創新創效三等獎;《特殊井分注工藝在濮城油田的應用》、《同井注采工藝技術》等項目獲廠科技進步獎一、三等獎;6篇技術論文發表《石油礦場機械》《內江科技》等專業期刊;參加編寫了《井下作業危害識別與防范》一書。這些成果得到了領導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他憑著豐富的井下作業和水井管理等現場管理經驗,今年指標創下歷年水井管理的最好水平:短周期作業水井同期減少20口,比例下降3.2個百分點;事故井同期對比減少9口,比例下降1.13個百分點,
作為一位敢于吃苦,孜孜不倦的注水尖兵,一位對事業執著追求的人,陳言美憑著一股子敢拼敢闖的干勁,無私奉獻的一片石油心,將為我廠的原油上產繼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