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各位專家、各位很高興參加國際化工大會新材料產業論壇。在此,我代表工信部原材料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于長期關心和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專家和企業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國家先后頒布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將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培育和發展,下面,我就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的規劃及前景談幾點意見和大家交流。
一、轉型升級是“十二五”時期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笆晃濉逼陂g,面對國內外復雜環境,中國工業經受了跌宕起伏的考驗,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整體素質明顯改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十一五時期工業增長年均11.3%,2011年達到了18.6萬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達到19.8%,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國。
目前,在五百個工業產品門類中,我國的鋼鐵、汽車、電力裝備等二百二十余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粗鋼產量占世界比重的45%,水泥產量占世界比重57%,有色金屬產量占世界比重37%,紡織纖維產量占世界的50%以上,連續多年保持第一大工業品出口國地位,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但是,我國工業大而不強的矛盾依舊十分突出,長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發展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集中度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的布局與資源環境不相適應、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嚴重制約著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從當前看,國際金融危機使外部經濟持續動蕩,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很大。以資源投入、廉價勞動力為主的粗放的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12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工業轉型升級規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將整個工業作為整體對象并由國務院發布實施的中長期規劃,目的就是希望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使我國工業發展真正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的基礎之上,不斷增強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建設工業強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新材料產業是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我國于2010年作出了“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并出臺了專項規劃,將新材料產業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加以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是推動技術創新的革命性力量,發展新材料,對于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強國至關重要。
新材料產業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我國是材料工業的大國,但遠不是材料工業強國,目前,我國粗鋼產量已達到6.8億噸,但每年仍需要進口上千萬噸高性能的鋼鐵材料,我國電解鋁的產能占世界的40%,鋁加工材年產量超過兩千噸,但是大飛機所需要的關鍵的鋁合金仍未完全突破,技術發展新材料產業對于提升我國材料工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新材料是傳統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工業轉型升級要求傳統工業更加向注重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節能降耗、注重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方式轉變。
材料是工業的糧食,是工業化、城鎮化的物質基礎,但是消耗量巨大,資源環境影響明顯。新材料具有綠色、低碳、智能、延續、可循環等新的特征,對于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材料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和保障,新材料產業既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和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能否在關鍵材料上取得突破,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
三、“十二五”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點,我國新材料產業發端于國防科技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和應用、品種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2010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規模超過六千五百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接近20%。2011年新材料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產業規模達到了八千億元,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與基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突破了風能、第三代汽車鋼、高強鋁鋁合金等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累計創建了三十二個新材料產業新興化示范基地,一批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逐步發展壯大。
近兩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新材料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十二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頒布了重點產品指導目錄,啟動了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專項,加強了與各地規劃的對接工作,創建了一批新材料產業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利用技術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加大了對新材料產業的支持力度,并就完善產業標準、認定、統計、監測體系等進行了部署,各地也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據統計,有二十五個省市先后出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政策,將新材料產業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北京、黑龍江、浙江等十九個省區市出臺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或專項政策,實施了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要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堅持市場導向,堅持突出重點,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協調推進,堅持綠色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動重點領域快速發展,新材料產業規劃提出的發展重點包括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的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這六大領域。這幾個領域均是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也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薄弱環節?!笆濉逼陂g要集中精力予以推動。
二是要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制約,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以碳纖維為例,國外已經開發出了多種型號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而我國碳纖維產業化步伐剛剛起步,很多高端產品還難以自主生產。裝備依賴進口也影響了國內工藝技術的開發,對引進裝備的改進與再創新工作也比較滯后,因此“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業要高度重視技術,特別是專用裝備的問題,爭取有所突破。
三是加快重大工程的建設,新材料產業規劃提出了稀土、稀有金屬材料、碳纖維、高強合金、膜材料、儲能材料、生物材料等十大工程,這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十二五”期間政府支持的重點,稀土稀有金屬專項已于去年啟動,“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多渠道、全方位推動這些工程的落實。一方面將進一步細化各項工程內容,將任務分解到重點區域、重點企業,明確組織形式,落實到具體項目,另一方面,要發揮政策的合力,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等政策,選擇一批示范項目集中支持。
四是促進地方特色新材料產業協調發展,與傳統產業相比,新材料產業對資源環境依賴程度較低,除部分品種外,空間布局規律不甚明顯。但是,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哄而上。新材料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四百個重點產品目錄,各地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充分發揮已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合理提出發展重點和目標,合理選擇重點發展優勢特色新材料產品,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對于一些投資規模較大、建設周期長、市場較小的產品,要防止盲目上馬。
女士們、先生們,這次會議是新材料行業深入交流溝通合作的一次盛會,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化工行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領域我國化工新材料普遍存在著自給率較低、品種牌號較少、專利缺乏、技術裝備引進難度較大、產品深加工嚴重不足等問題?!笆濉卑l展化工新材料,一方面要在發展傳統三大合成材料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提高生產能力和供應量,緩解國內市場供需矛盾,要加強工程塑料改進及加工應用技術開發,大力發展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醛、特種環氧樹脂等,著力擴大異戊橡膠等特種橡膠生產規模,加快開發高端品種和專用助劑,重點介紹聚丙烯氰基、碳纖維等開展技術提升,著力實現裝備穩定開發。積極開發高強高膜等系列碳纖維產品,加快朝高聚集量分子纖維產業化及規?;l展。另一方面要發揮我國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大力發展高性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品種,提高化工新材料的精細化率和自給率。
女士們、先生們,天津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我國重要的石化基地,也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之一,新材料產業是天津市的優勢支柱產業之一,膜材料、半導體材料、先進的儲能材料、納米材料等材料的研發制造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本次論壇以“面向未來的競爭力——戰略與創新”為主題,研討化工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不僅為天津石化行業與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振興帶來智慧的火花,也為全行業學術界、產業界之間的溝通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展望未來,我國新材料產業增長速度每年將超過20%,2015年產業規模將達到兩萬億以上,商機無限。但真正要實現創新發展,任務也十分艱巨。希望大家以此為契機,交流經驗,分享智慧,凝聚共識,為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