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9月14日訊,據中煤集團介紹,集團近年來新增資源主要位于晉、陜、蒙、新等地,集團提出加快建設山西、蒙陜、江蘇、黑龍江、新疆五大基地的區位戰略,核心是建設平朔循環經濟示范區和蒙陜煤電化基地。
據悉,平朔煤高硫低熱、蒙陜煤低硫高熱,兩者具有極好的互補性;同時,從布局上來說,兩大基地同時展開后,將改變平朔一企獨大、煤炭產業一業獨大的現狀,改善產業和產品結構。
目前,中煤集團平朔礦區已建成國內首個億噸級露井聯采現代化礦區,并將建成全國最集中的低熱值煤發電示范基地。而蒙陜基地一大批煤礦、煤化工、煤機裝備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同時,新疆、江蘇、黑龍江基地正在有序建設,中煤集團產業布局將由平朔一枝獨秀向平朔、蒙陜兩大引擎互補、五大基地齊頭并進的格局轉變。
近幾年,中煤集團加強了與中石化、大唐、中電投等央企的合資合作,通過相互參股等多種形式向煤化工、電力產業發展。一大批新型煤化工產業項目,依托蒙陜基地逐步發展壯大,將成為中煤集團新的經濟增長極。而電力則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大力發展低熱值煤發電,目前每年消耗煤矸石、煤泥等約300萬噸。平朔礦區正在建設的大型坑口電廠,規劃總裝機1100萬千瓦,充分利用煤矸石和劣質煤,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山西平朔礦區形成了以煤為基礎的煤—電—鋁—建材工業產業鏈和以土地復墾為主線的農—林—牧—藥—生態旅游產業鏈,構筑了煤炭生產、煤矸發電、煤炭冶金、煤化工業、煤鏈物流、綠色生態、工業旅游七大產業板塊,并成為“七業”協調發展的園區性綜合能源企業,如今已形成平魯煤化工園區、朔州富甲硅鋁、輪胎園區和平朔機械加工園區。
中煤金海洋公司以“產業耦合、資源利用、閉路循環、吃干榨凈”為目標,相繼建起干法水泥廠、煤矸石電廠、煤矸石燒結磚廠、硅錳合金廠等一批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的循環經濟項目,形成了集煤炭生產、皮帶輸送、洗選加工、發運銷售、冶金化工、新型建材及現代化服務業于一體的大型低碳循環經濟能源基地。
江蘇大屯礦區以煤電鋁運產業鏈為核心,形成了“一縱五橫”的循環經濟框架。即以煤為主帶動電、鋁、運產業鏈綜合經營的主干線,而圍繞這個產業鏈,積極拓展“煤矸石、煤泥—發電”、“矸石—充填復墾”、“粉煤灰—防滅火材料”、“粉煤灰、灰渣—建材”、“礦井水和生活污水—中水回用”。
作為發展的第二引擎,中煤集團高起點建設蒙陜基地,“十二五”期間,中煤集團將在該地區投資2000億元,建設母杜柴登、納林河二號、門克慶、葫蘆素等一批設計能力超過1000萬/噸的特大型煤礦,350萬噸大化肥、300萬噸二甲醚、60萬噸甲醇制烯烴等世界級煤化工項目。截至目前,蒙陜基地初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