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賓)“黨的十八大要召開,我們基層黨員都很激動。尤其是我們總經理李安喜同志,還當選了十八大代表,更讓我們感到驕傲。這既是組織對我們齊魯石化工作的肯定,更是山東父老對我們企業的充分認可。”
“這十年,是我們收獲最大的十年,我們齊魯煉油廠躍升為千萬噸級的大型煉油廠,我們的工作條件越來越舒適,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就連我自己,也從一名普通的基層煉油工人,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成為一名帶領100多名職工,在生產一線奮力拼搏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回首這十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企業越發展,我們職工家屬越幸福。”
“我們的幸福來源之一,就是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我感覺這是環保工作投入最大、效果最好的十年。‘十一五’以來,齊魯石化秉承‘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理念,下大力氣抓好節能減排,努力實現綠色低碳生產發展模式。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們先后投入7億元進行環保治理和環保設施的完善配套改造,工業廢水排放量減少37%,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80%,節能超過150萬噸標煤,周邊環境有明顯改善。”姜能剛說。
在姜能剛所在的煉油廠,這兩年通過節能減排措施,工業用水減少了200萬噸,相當于省出了一個“昆明湖”的水量。姜能剛說:“廠里上馬節能設施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這些年,職工節能意識明顯增強,大伙從身邊做起,成了節水的生力軍。有的職工用水桶把給物料降溫的循環水接回來,先涮拖布后,再把涮拖布的水澆到花坪和草坪里;有的職工用廢舊管線改造廁所沖洗線路,車間每年能節省新鮮水3000多噸。還有的職工聽說晚上要下大雨,用裝滿沙土的編織袋砌出兩道攔水堤,讓雨水往冷卻水池里灌,至少能把1000噸雨水攔進進來。”
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水平的不斷提升,來源于齊魯石化快速發展的企業實力。2011年,齊魯石化加工原油1072萬噸,生產乙烯82.5萬噸,橡膠產量居全國首位,躋身于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行列,實現了安全環保無事故。“我們企業已經有46年的歷史了,累計加工原油近3億噸,生產乙烯1250萬噸,發展越來越快。企業發展了,職工利益更有保障,上班更有幸福感。”姜能剛說。
“為了讓職工有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我們廠幾年來給所有的機泵排空口都帶上了安全帽,密閉井口、池口40多個,整個廠區生產基本實現了密閉,現在走進裝置區,一點異味都沒有,舒服多了。”姜能剛說。“還有一個細節,更能體現企業對我們的關愛,這兩年我們崗位上配上了棉安全帽,冬天巡檢頂風冒雪也不難受了。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不光在崗位上關心職工,這兩年,齊魯石化還提出了“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不讓一名職工子女上不起學”的“三不”承諾,加大投入解決職工的生活實際問題。“我們車間就有一名職工因患病得到廠里、公司的大力幫扶,職工們看了心里都熱乎乎的,大伙都說,工作條件好了,咱更得好好干,這五年,光我們車間職工就提出合理化建議2000多條,對技術指標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更讓姜能剛感到欣慰的是,身處在這樣一個全公司都埋頭苦干的環境里,身為黨支部書記的他更有了用武之地。從2008年至今,姜能剛提出關鍵性生產建議20多個,為企業創造價值數百萬元。2010年,加氫裂化裝置生產特種柴油,遭遇“航煤閃點低、特種柴油50%點高”的難題,全廠生產排產受到影響。姜能剛查閱大量資料,梳理操作流程,提出“降低航煤抽出量,降低塔頂溫度”的操作方法。實施后,不但使問題迎刃而解,而且讓瓦斯耗量每小時減少200立方米,僅此年增效益就超過100多萬元。
“這十年,齊魯石化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們黨員干部職工既是這些發展創造者,更是發展成果的受益者,”姜能剛說,“我們會把自己的活干得更好,讓齊魯石化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為國家做貢獻,讓我們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