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圖為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一角。
中華石化網訊 有污染的項目難進園區、產業規劃走向高端、環保設施日新月異,這是記者近日走訪山東多家化工園區時所看到的情景。在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山東環保政策的雙重壓力下,建設具有高端產品、循環產業鏈、綠色環保等特征的可持續發展的化工園區,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山東化工園區圍繞招商引資、產業規劃、環境保護等方面狠下功夫,大步邁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招商引資:
向污染項目說不
“有污染隱患的項目是絕對不考慮的,再賺錢我們也不要,請進來一家污染重的企業,園區全盤發展都要受影響,更不要談可持續發展了。”山東濱州北海新區投資促進局局長劉寧如是說。
像濱州北海新區一樣,在山東,許多家化工園區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都向污染項目、落后產能說不。不久前,同樣坐落在濱州的另一家化工園區——濱州工業園“忍痛割愛”,要求區內兩家產生異味的化工企業停產,還拒絕了11個存在污染隱患的投資項目入駐,8.4億元投資被拒之門外。
在山東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染隱患項目同樣面臨入園無門的境遇。日前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提出想來園區考察,有意投資5億元建設一個項目,但是當了解到該項目廢水多、污染重的情況后,園區拒絕了企業考察的要求。今年以來,因產能落后、對環境影響較大等原因,該園區已先后拒絕了總投資1.1億元的化工材料類項目和總投資8億元的化工能源類項目,在招商引資中舍棄的項目已達12個,投資總額近58億元。
“我們的原則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開發區產業規劃的項目不談,技術水平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項目不談,達不到節能環保要求的項目不談,這‘不談’目的就在于算大賬、算長遠賬、算生態賬、算發展賬,舍得眼前利益,才能贏得長遠未來。”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毛繼春對記者說。
為從源頭上確保園區今后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濟寧化工區將“嚴格項目準入,提高選商門檻”作為招商宗旨。據該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濟寧化工區提高了工業項目引進標準,嚴把土地、環保、效益、投入和產出關口,著力引進“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項目,打造先進、環保的產業集群。
產業規劃:
延伸高端產業鏈
產業規劃對于園區的發展至關重要,山東省多家化工園區的產業規劃都瞄準發展高端化工和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力求實現園區可持續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汶上縣境內聯想控股(汶上)高端化工區,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該園區內中聯化學鹽化工項目工地一片繁忙景象,這個由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全額投資53億元建設的項目是聯想集團進軍高端化工領域的首個項目,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90%的工程量,本月部分車間開始試車。
“園區規劃面積10平方千米,自北向南依次為煤化工、鹽化工和精細化工―新材料三大專業產業園,我們的產業規劃是以高端化工為主體,以循環經濟為特色,現在園區規劃已經納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了。”汶上縣委書記趙東升說。
在位于濟寧的嘉祥經濟開發區,記者看到,新落地的年產1萬噸等靜壓高純石墨項目已投入生產,該項目的入駐不僅實現了大規格石墨材料的國產化,也填補了山東省內大規格石墨材料生產的空白,同時進一步拉長了嘉祥光伏產業鏈條。這樣一個高新技術項目的落戶,與該園區打造“千億元光伏新能源產業園區”的高端產業規劃密不可分。
據了解,嘉祥經濟開發區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著力引進高端項目,帶動企業向“專、精、特、深”方向發展,使該園區成為集科研、制造為一體的光伏新能源產業園區和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嘉祥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李家鵬說:“我們下一步要重點培養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 形成一個有龍頭帶動,企業之間互相配套協作的產業集聚區,打造我們的產業優勢。”
昌樂經濟開發區在實現高端產業規劃過程中牢牢抓住科技創新。該園區鼓勵區內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在建設工程技術中心和專利申請上做文章,不斷加快創新步伐。據了解,目前該園區內的日科化學、陽光紙業等企業已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浙江造紙研究院等1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強化環保:
完善設施重監管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項目多是布局在渤海邊上,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是必須高度重視的頭等大事。”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景東對記者說。
李景東告訴記者,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園區一直在環保工作方面下功夫。他們不斷完善園區環保設施,督促企業做好水、氣污染治理工作。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已投入運營,園區還購置了氣相色譜、大氣綜合檢測儀等設備,提高了對園區企業廢水、廢氣的檢測能力,有效提升了監管能力。在園區管委會的督促下,區內重點監控企業東營海科瑞林有限公司和東營亞通石化有限公司先后實施廢氣綜合治理工程,廢氣收集項目氣柜均已投入使用。
同時,園區加強了對企業現場的監察工作,相繼開展多項拉網式大檢查活動。對企業存在的環保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我們加大和加密了現場檢查力度和頻次,尤其是進行了多次夜間檢查,效果非常好,對企業偷排偷放的違法行為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李景東說。通過雙管齊下,該園區的工業污水排放達標率100%;環保“三同時”合格執行率為100%;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在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記者了解到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園區同樣在環保工作上大做文章。據該園負責人介紹,園區投入資金1.19億元建設全區污水處理廠,對園區企業污水及部分城區污水進行綜合處理。同時,督促區內部分化工企業,新上或改進環保工藝處理設施。
為確保企業排污達標,園區企業所有排污口均設置了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控企業的污染排放情況,并建立監測站,不定時進行人工樣本抽檢。園區同時加大巡查監管力度,加強對企業的“三同時”監管,加強對企業、河道、輸送管道,企業危險廢固處理的巡查監管。園區還增強應對措施,對于園區突發環境事件,制訂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目前預案已經編制完稿,正待專家評審。
此外,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還建立領導班子推進機制,強化了從招商、規劃、建設及生產管理等全方位的監督考核體系,對企業進行定期巡查,從而有效控制園區污染物排放。